【小品】香港再無才子才女

一直很欣賞中國人和日本人愛看書的習慣。

日本人是一個極度重視私隱的民族,每個人手上的書都會用類似牛皮紙的書套包裹著封面,沒有人知道到底在看什麽。日本的書大都體積較少,可能是為了攜帶方便吧!認識的日本友人,無論男女老幼,都習慣隨身帶著一本書。在咖啡店、地鐵、火車、甚至拉麵店,一定能看到有人在看書,有的看傳記,有的看文學、小説,有的看漫畫。

在中國大陸,由於手機的普及,再加上國內互聯網上有不少文庫或論壇,供人上載文章或電子書,醫學、歷史、小説、園藝等應有盡有;認識不少朋友手機上都安裝了看書軟件,平均每日都會花一到三小時閲讀。我一直想內地人愛看書的文化是否與多年前社會資訊封閉有關?這反而培養了人民對外界知識的渴求、對書本珍而重之。

在2017年一則報道引述德國市調機構有關讀書情況的調查,訪問全球17個國家2.2萬網民,中國內地網民最愛看書,經常讀書的人佔36%,排名全球第1;英國和西班牙均為32%,並列第2。此外,59%的網民每天或每週都讀書,中國大陸網民則高達70%,俄羅斯網民以59%排名第2,西班牙網民以57%排第3。據調查,荷蘭和南韓的網民似乎最不愛讀書。從不讀書的荷蘭和南韓網民均有16%,並列全球第1;比利時從不讀書的網民佔14%,位居第2。

香港人讀書的情況又如何?

看看一個較新的調查。香港出版學會在2020年4月公布「全民閱讀調查報告2020」,以電話訪問2,097名市民,僅65%港人在過去一年有閱讀印刷書習慣,按年減3.3%,創該學會歷年調查以來的新低,而回應「沒有」讀書的港人則佔34.7%。香港人不閱讀印刷書的原因是什麼?40.9%受訪者指「無時間或工作太忙」,26.6%稱「網上閱讀已經足夠,唔使睇書」,21.4% 表示「睇書好攰,想搵其他休閒娛樂」。

不過,同年也有另一個研究有不同的發現。在2020年年底,根據私人機構世界英語編輯網站(Global English Editing)發布了“2020年世界閱讀習慣報告”顯示,全球的疫情和隨之而來的封城和社交距離限制令全球35%的人花更多時間讀書。這個現象不難理解,由於閱讀是需要時間的,而疫情令很多人在家工作,省了交通時間,自然地多了時間看書。報告發現印度位居全球閱讀量首位,印度人每周花10.42小時看書,泰國是第二位(9.24小時),而中國就是第三位,每人每週讀8小時,仍然位列前茅。而中國在2020年一年的圖書出版量高達44萬種,高居榜首,超過第二名的美國(30萬種)和第三位的英國(18萬種)。

這些發現都並不太吸眼球,反而令人非常驚訝的是香港竟然居於11位。報告顯示,港人每週讀書時間是6.42小時,高於波蘭(12位),澳洲(13位),西班牙(19位),加拿大(20位)和美國(22位)。加拿大人看書每週只花5.48小時,美國人花5.42小時。

這些研究結果令人感到很費解。兩個研究都是在2000年差不多時間進行,最多相差數個月至半年,可是結果迥異。第一個有關香港的研究說香港看書的人少了,34.7%港人在過去一年「沒有」讀印刷書。第二個研究說香港人每週看書的時間是全球第11位。香港人永遠書不在手,為何會是全球每週看書時間的第11位,高於其他一些發展了的國家? 由於此研究的網站沒有提供受訪人數、其廣泛性、研究方法等,只有研究結果用圖表形式表達在網站上,因此我們無從得知其準確程度。

一個研究是否準確,是基於很多因素的,包括受訪人數、學歷、年齡等,因此研究不能草率進行。以上哪一個研究才最準確表達香港人的讀書情況,真的不能妄下定論。在這個情況下,筆者想談談日常的觀察,當中的發現可能來得更真實。

在香港,已經很久沒看見有人在火車、巴士或食店看書了。最用功的就只有賭徒,跑馬日就會見到不少人拿著馬經研究。放學時間的巴士上,每每見到令人心酸及憂慮的一幕,全部中學生沒有一人看書,只拿出手機用手指不斷的掃。

別説書本了,就連報紙也幾乎只有那些上了年紀的長者才會看,年輕到中年的,都習慣了在網上閲讀電子報,當中大部分的更是把Facebook和Instagram的帖子當成了新聞,又幾乎全都跟政治有關的內容。

香港出版學會的調查,引述英國蘇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研究發現,花6分鐘閱讀便能有效減壓,難怪不讀書的香港人壓力那麼大,動不動在街上和公車上吵架。這也可能與他們對很多事情不了解,只看社交媒體帖子有關。

讀書可以培養一個人的內涵。讀書的人看事情比較有深度,對人文發展和歷史有更深刻的了解,並會以多角度來思考當前的問題,因此閱讀一直是人們用以衡量一個地方的文化水平的指標。這是否意味不看書的港人將會變得越來越膚淺、無知,甚至不聰明?

過去香港文壇曾經湧現大量作家,無數才子、才女各領風騷,百家爭鳴。現今的香港人除了政治,對任何內容的書藉和文章都提不起興趣來,再這樣下去,香港人的中文水平只會越來越下降,知識越來越匱乏。。。香港再無才子才女!

樂言



編者按:

昨天,本報刊登了《香港再無才子才女》一文,指出香港人大都不看書,難以成為有文學才華的才子才女,之後收到不少回應。有人說「文章描述了一個社會實況,有警惕作用,希望香港人多看書!」可是也有讀者提出異議,說:「愛之深,責之切,於事無大益!」這句話有其道理,尤其用於現今滿是政治批鬥輿論紛亂的香港。

此讀者指出,知道作者是出於關心而寫,但不同意作者的「不看書難以成為才子才女」的觀察,認為是「過了火位」。他指出閱讀率高低不是斷定香港將來有否才子才女有唯一因素,也提出香港學童的「閱讀」能力名列世界前茅,更提供一篇去年2月2日刊登於明報的文章作為我們的參考。文章引述全球小四學生母語閱讀能力做測試的「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 PIRLS」,指2016年的結果顯示,香港在全球50個參與國家或地區中高踞第3位,僅次於俄羅斯和新加坡。

作者樂言的評論文章目的是希望推動香港人看書,盼望推動社會改變。對於提出「香港人不喜歡看書」是作者的個人觀察,點出了一個社會現象,作者也引述不同的研究希望找出一些科學的證據,這一點他已經在文章裏面交代了。另外,作者在文章末段指出,現時香港人對任何內容的書藉和文章都提不起興趣來,「再這樣下去,香港人的中文水平只會越來越下降,知識越來越匱乏。。。香港再無才子才女!」這也是作者個人的看法,而這一點是沒有錯或對的。

話雖如此,如果香港兒童的閱讀能力近年提高了很多,也可能幫助他們將來成「才子才女」。這趨勢實在有可能,如果學童的閱讀能力好,起碼他們有能力去明白書本,亦會在未來提起興趣看書,可以增加知識 ,令他們能夠有天成才。當然,這個推論要看他們是否喜歡看書了,我們必須指出閱讀能力好跟一個人是否喜歡看書是沒有直接關係的,有不少的大學生閱讀能力超高,但也不喜歡看書。

以上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在讀者提供的文章中訪問了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羅嘉怡博士,她在文中評論研究結果,指香港學生的閱讀態度「徘徊在第三世界的水平」。她說:「只有 36%學生表示對閱讀有濃厚興趣,低於國際平均43%的水平,排名33;至於閱讀信心,亦只有36%學生表示對自己的閱讀能力有信心,低於國際平均45%的水平,排名41;更差的是閱讀課堂投入程度,香港只有34%學生自評為積極投入,遠低於國際平均60%的水平,全球包尾」。

喜歡閱讀與否對一個社會的文化水平有很大的影響,社會應該關注。當然,除了閱讀外,下一代會否成才也與很多因素有關,包括教育政策、學校和家庭教育、社會觀念、經濟和福利政策等。

在此,我們多謝讀者的意見,為我們提供多角度思考此議題。

相關文章:

https://truereport.hk/2022/05/%e8%ab%96%e8%80%85/sherry-lee/14736/
請分享文章,支持我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aptcha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