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封城是否永遠行得通?

最近看了封面圖片的這個報導,令我有感而發。

長期封關不是辦法,所有抗疫政策也不得過份嚴厲和與經濟民生脫節,完全和全世界不接軌的一味封城也不是良策呀!我的老闆級朋友,尤其經營飲食業、或在內地設廠的、香港各行各業的中小企都捱不住了,很多都快全軍覆沒了,旅遊業更不用說吧!  

恐怕在新冠不斷變異下,保得住生命,但生意、事業、和職位全都沒了,沒有錢只有債務的生活怎樣過?人民生活怎麼辦?希望領導人和香港政府高層能夠權衡利弊,也得慎重保護百姓多年奮鬥的基業和生計,同時盡量增加打疫苗的羣眾,能夠控制滅少死亡人數就已經好好了。

值得一提,2020 年初的「武漢封城」和2022 北京奧運的內環式的局部封瑣重要區域,以及針對性的小區封瑣措施在當時確是行之有效的抗疫策略,也充份表現了國家強而有力的集體執行能力。

一晃快將三年了,疫情仍在不斷變異。事實證明大多數有接種疫苗的人,通常在新冠確診後的七、八天,都會痊愈,死亡個案很少,致命的大多都是發生在長期病患者和沒有打針的少數人群。因此,全世界現在著重提高疫苗的接種,已經開始放寬隔離政策,很多國家甚至也解除了「戴口罩令」,儘量把民生回復正常,希望藉此可以力挽早前被封鎖重挫的經濟。

疫情爆發已快三年了,人們已產生「抗疫疲勞」。單以「封城」作為抗疫的唯一策略,反會傷害香港和國內的民生和經濟。眼見疫情下,香港經濟每況愈下,封城後的上海狀態也強差人意,令人擔心過於嚴厲的「封鎖」只會形成不斷的自我封閉、自我摧殘的故步自封,嚴重削弱中港兩地的經濟發展。

完全「清零」是否一個實際的目標?日日夜夜戴口罩都會降低身體本身的免疫力,孩子和青年上學又被嚴重影響,怎樣與外國的學子相比下仍有競爭力?隔離治療、增加快速檢測、或強制檢測等措施的常態化是值得嘉許的,但實施時要有彈性和現實的考慮。

有沒有估算動不動就封城如何影響百姓的生計,以及所帶來的重大經濟破壞和損失?可否設想一些較靈活和務實的抗疫政策,總不能墨守成規,用單一的封鎖永遠走下去。因解決某個大問題而製造出更多的其他嚴重問題的所謂方法,是否真是永遠的行得通?是時候反思了!


小豆
一個學貫中西,心繫祖國,富有國際視野的生意人。

讀者來稿

2
1
1
請分享文章,支持我們:

One thought on “【自由講】封城是否永遠行得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aptcha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