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傳聞將會由香港左派政治組織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出任民政與青年事務局局長。多年來,大部分市民都不知道麥議員在香港的政策上作過什麼貢獻,只記得其最出名的「政績」,就是(據東方日報在2019年6月20日的報道)在2019年港府推出修訂《逃犯條例》期間,在6月15日於禮賓府舉行的內部會議中,用粗言問候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麥之後對傳言不置可否。

粗口議員做青年局長 成社會“錯誤模範”
當權者若任用此人處理青年事務,是非常壞的“身教”,彷彿教育青年人,可以繼續在會議中用粗言對待未來的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任命被指講粗口的議員做香港的高官,不但成為社會“錯誤模範”,粗口文化將蔓延香港社會,還鼓吹一種“反權威”的意識,對社會的發展百害而無一利。如果一個講粗口的議員可以做局長,只會貶低了政府管治團隊的水平,污了特區政府的名聲。
昨晚Facebook已經有理性愛國專頁發聲反對此“疑似”任命,指:「香港真的沒有政治人材了嗎? 要搵一個“爆粗大媽負責青年事務”? 難道要香港空轉多五年,多兩代年輕人反政府?」。有市民也忍不住說「真痴線!」。此等聲音反映了社會的不滿,如任命成真,必再推低特區政府的管治威信,進一步影響香港的穩定。


香港左派鼓吹政治主導法律 影響司法獨立
更嚇人的事,傳聞由另一香港左派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張國鈞,擔任副律政司司長。香港左派傾向內地的一套管治方式,他們如果上任了,會否把內地的一套搬到香港呢?這個可能性不容忽視。如果真的發生,這也絕非中央的意思。本人不是說內地的一套不好,國家的管治制度有很多強項,但香港是奉行國家為了收回香港所推出的「一國兩制」,左傾只會自行破壞一國兩制,影響香港原有制度,必不是中央所樂見的。
另外,香港的左派鼓吹的是政治主導法律的一套,他們在2019年香港暴亂至今在社會鼓吹的種種不可行的建議可見一斑,整體都是「話做就做」,漠視法律上的考慮的。香港的普通法是依照案例判案,由政治掛帥的建制派去處理司法事務,會否影響普通法制度?這樣,香港真的能有獨立的司法系統嗎?
再者,黨政與法治一向要分開。基本法63條規定,律政司主管刑事檢察工作,不受任何干涉。在普通法的國家中,從來不會任命政黨要員擔任律政工作,若由政黨副主席負責協助刑事檢控工作,將會予人政治干涉法治的印象。香港律政司的工作需要作政治解說,一向由政治中立的公務員負責,將來如由有政黨背景的副司長來擔任此工作,怎樣可以保證政治中立?在5月17日的一個傳媒訪問中,張國鈞談到設立律政司副司長能加強政治游說工作,增加與政黨的聯繫。在政治游說期間,以他作為民建聯副主席一職,民建聯對法例的意向不會經過他而影響政府的決策嗎?怎樣可以做到黨政分開?
根據《行政長官選舉條例》,香港特首不可具有政黨背景,從而保持施政的獨立性,那麼為何主要問責官員又可以有政黨背景呢?這不是制度上的自相矛盾嗎?

民建聯人當律政高官 會否重演胡仙事件?
坊間有人認為,梁愛詩在回歸後任首屆律政司司長,她亦有政黨背景,是民建聯的創會會員,所以張國鈞以民建聯副主席身分被任命為副律政司司長,就沒有問題。這樣的謬論,是基於沒有總結一國兩制經驗之過。
前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於2013年11月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透露,在15年前的胡仙案中,他認為有足夠證據起訴胡仙,惟被時任律政司司長的梁愛詩推翻。胡仙是前全國政協委員,亦是星島集團前主席,1998年捲入一宗詐騙案,涉與集團三名行政人員串謀,誇大旗下報章發行量,詐騙廣告客戶。案件中三人最後被判入獄四至六個月,但胡仙未被起訴。江樂士稱曾與梁愛詩討論,梁以公眾利益為由拒絕批准起訴胡仙,稱因為案件有機會令星島集團1,900名員工失業。
胡仙事件突顯出的是,民建聯背景的律政司司長,是可以基於其他所謂的「公眾利益」,而不起訴刑事罪疑犯,令有特別身分的人士,免受刑事起訴,事件衝擊了香港法治的基石。若張國鈞最後真的被任命為副律政司,歷史會否重演?這是否意味全國人大政協等權貴,會因有民建聯黨員當律政高官,而可以免受刑事起訴的風險?

社會眾多有能之士 為何要用建制派當高官?
以往中央“親”建制派的做法是為了抗衡反對派,今天反對派已經差不多消聲匿跡,沒有力量再阻撓施政,應用多時的“政治任命”作高官這套已經不再需要了,香港還需要建制派在新的管治班子嗎? 社會上眾多有能之士,懂青年事務的、懂法律的專才大有人在,為何不重用他們,令香港受益,而要用建制派的人?此等任命只會令人感覺偏私,增加社會的不公感,對穩定民心沒有好處。
但願,這些全無大局觀的任命不是真事,而只是某些陣營在傳媒「吹風」。若然成真,究竟是誰在摧毀一國兩制呢?
回歸後的25年來,反對派、建制派都只是為自身利益作政治鬥爭,並非為公眾利益,也非真心為民服務。香港的核心問題遲遲未能處理,導致民怨四起,這些政客可以說是罪魁禍首,有份引致香港回歸後的亂局,逐步引領香港走向2019年的黑暴。
若繼續由這些人管治香港,香港何來可以開新篇?
無言
一位不平則鳴的政界中人
相關文章:
青年政策影響未來,由說粗口的麥美娟出任,將成為話柄,於包括所有20出頭以下年齡的學界,更難以服眾,甚至造成鑑尬。反對派及黃絲陣營,甚為雀躍,準備日後成為攻擊民政事務及青年政策推行的火力目標。從黃絲陣營的社交媒體,均可見粗口局長主持青年政策的「支持」言論。
十八區的民政事務處及區議會秘書處的政務主任及行政主任,不少也感到不服氣,日後推行地方行政,將產生不少阻力。
民建聯組員被政府委任任何一個職位都不同意,皆因無論香港發生任何政治社會事件,民建聯都是躲在背後默默不聞不問,此種態度不知是否認同社會事件呢?當社會事件平息之後,攻擊最政府最大的聲音就是民建聯!導致社會聲音對民建聯被委以重任一職有着強烈不滿反對的聲音,正常!
作為一個議員,公眾人物,理應保持一個品格高尚形象給市民,像撥婦罵街,還要做公職人員,這個影響深遠。另外作為民建聯副主席,若張國鈞真的加入政府成公職人員,由於瓜田李下,怎能使大眾市民信服,他的政黨不會利用其政府的職權作利益輸送?政府應該找尋沒有政黨人士做司長或局長的職務,否則市民對政府公信力將不斷下降,難以服眾!
香港的政治變得比以前更加黑暗。令人徹底失望。
愛國者治港是口號,台面上無八成都七成是爛人。
所有牛鬼蛇神非但無人受罰,更入內地搵真銀。壞人充好人,太公報幫手做保護傘(想起唐山),以權謀私公器私用的做選委。立法會日做議員,晚做KOL,打兩份工收兩份糧,當然不理民間死活。
整個香港是非觀無哂,正邪不分。都唔知係物世界!
邪人當紅當道,失民心者失天下。人在做,民在看。
香港翻過去的,原來是更爛的一頁。
一直人們以為房屋是香港的核心問題,但其實這個政治制度、這批人才是香港的真正核心問題!你講得對,國安法立了之後,很多市民以為會有更好的日子,但原來可能是更爛的一頁。希望這些任命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