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檢基:「圖書館會越來越少書,找不到知識的了!」

近日政府把大量政治人物的書籍,從公共圖書館下架,特首李家超指這些書籍「對香港不利,不宜公開傳播」,但人們仍然可以去書局買這些書。禁書也可以在書局買?他的說法令整個香港摸不着頭腦。

一向敢言的民協前主席馮檢基昨晚(17日)發出視頻評論事件,一針見血,指出李的言論充滿矛盾。「你說它要下架,因為對香港不利,但容許書局售賣。如它犯了法,你又讓它賣?這個矛盾,作為特首李家超要講清楚。」他說。

馮檢基指出,圖書館是要收藏世界各地不同言論、理論、故事、藝術的著作,讓人借閱的,批評政府的做法影響言論自由。「政府一不接受的人或言論的書籍就要下架,如有一些言論對香港不利,一些學術理論也對香港不利,一些外國政治人物說過一些說話對香港不利的呢?如果全部這些書籍都要下架,圖書館會越來越少書,找不到我們的知識的了。」

他呼籲特首說清楚這些書籍、這些人犯了什麼規?

「如果這些人犯了國安法的,你是會拘捕他的。如果這些書籍犯了法,會變成禁書,但現在半桶水,模模糊糊,不讓人公開在圖書館看,但讓人公開在書局買?我真的解不明白。」說的時候馮檢基用力的搖頭,我們看他的視頻時,也想到當中的滑稽,笑了出來。

馮檢基指出,政府不解釋清楚,會令香港市民覺得政府不接受不同意見,會影響香港的言論自由。

公共圖書館近日把多名溫和民主派人物的著作下架,包括已故民主黨黨鞭司徒華的回憶錄《大江東去》,及跟他有關的34本著作或文集。公民黨法律界前議員吳靄儀、中大政治學者馬嶽、傳媒人區家麟、及漫畫家尊子等人的作品也被下架。圖片:明報


李家超在今早的「立法會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請看1:22),回應立法會議員狄志遠有關書籍下架的提問時,沒有交代下架準則。他指出,圖書館借閱給市民的書籍,是政府推薦給市民看的,而政府不應該向市民推薦「不良意識的書」。

「政府是有責任,看到有不良意識的書,我們不推薦。你可以用其他的方法自己去看這本書。」他說

「我們希望社會有什麼價值觀,推動哪些書籍讓他們閱讀呢?政府是有這個責任的。」

李家超在首場「立法會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的發言,提到圖書館借閱給市民的書籍,是政府推薦給市民看的,而政府不應該向市民推薦「不良意識的書」。視頻:政府新聞網


首先,什麼是不良意識?誰來界定?在世界任何地方,一個政府認為的不良意識,不代表是真的不良的,一些極權政府認為良好的意識,很多時候都不好的,因此政府是否適合為市民作出決定? 筆者認為官員不該介入圖書館藏書的決定,而讓圖書館人員作出自己專業的選擇。

再者,在一個自由社會,人們的價值觀應該是千變萬化的,社會上的人民才可以互補不足,但李家超的這番話,表示政府想通過公共圖書館的書籍在社會模造特定的價值觀,這不但影響經濟和人民的發展,如果他有這種「淘造」社會價值觀的思維,香港的言論自由將會繼續面對挑戰。根據特首的想法,香港人將來會否變成一式一樣倒模出來的人? 李家超的言論令人懷疑政府是希望培植香港人擁有特定的價值觀令其容易管治,如果真有其事,這是否反映政府在管治上缺乏信心?

馮檢基在視頻最後呼籲政府要對自己有信心,不應動不動用硬橋硬馬的措施、把書籍下架,反而須發展軟實力。「當政府做得好,給予人們不同的階梯發展,是可以讓人覺得香港是自己的家,有一種密切關係,以及被愛護的感覺。這些軟實力,才能令到無論哪些人和地方想來搞亂香港,想反中亂港,是一定做不到的。」

太陽與強風的比賽,溫和的太陽最後得勝!故事反映了軟實力比硬實力更有力量,希望政府能夠考慮這些忠言。

Sherry Lee

請分享文章,支持我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aptcha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