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無意中翻看Facebook留言,見到一個署名Choi Pui Ying Ann的人留言,寫上:「不少人覺得,『明知不可為而為』是否浪費精力?甚至與虎謀皮?但對於弱勢市民來說,那怕是萬分之一的機會,縱使力弱聲微,也要奮其餘力去發聲,希望總會有人耳聰心慈,把市民呼聲聽進去,盡其議員的使命和責任,為市民處理申訴並向政府提出質詢。」
她所指的是受重建影響的大坑西邨居民打算到立法會申訴部尋求議員協助。
我們覺得這個人與我們的信念很相似,也很被提醒。人們很多時候覺得沒有機會成功,就不去嘗試,但不嘗試,我們又怎知道自己沒能力改變?
缺乏資源的《透視報》面對的是很多不可能,不可能發展起來成為主流傳媒、不可能改變香港的社會不公、不可能改變政府的僵化、又不可能改變香港的利益固化,但我們這個小媒體也不放棄,持續發聲,改變得到多少就多少!
過往的事件也證明,無論我們的力量如何微弱,憑着尖銳且有理有據的文章,也改變到不少事情,並引起關注。舉例,被我們打擊的建制派KOL聞風喪膽、紛紛說「不再分顏色」 ,我們將沒可能變成可能,說着說着就可以改變社會氣氛。
- 一句“是旦啦”,令人的心靈得著自由!
- 【社論】區議會是否一隻好貓,要看其捉老鼠的功力了!
- 生命勇士:自閉症孩子的媽媽,創立網站成為助人者1
- 【社論】隱瞞真相的政策執行機器,終像糠秕被風吹散
- GRANDMA KNOWS BEST!
大坑西邨(香港現時唯一的廉租屋)的居民,大部份是弱勢的長者,面對一個大山在他們前面。面對發展商逼遷,只餘9個月時間爭取「一屋換公屋」被安置在公屋 (那麼卑微的要求),也得不到社會的諒解及同情,難於清楚表述他們的故事,讓人了解自己面對的不公義,但他們也不放棄。無論有多渺茫,幫助他們的民協社區主任郭偉誠說,未來會帶他們到立法會申訴部申訴。
對,無論是傳媒還是普通一個人,我們不應該放棄任何機會。回顧我們的人生路遇到的危機,很多時候是峰迴路轉的。難行的路,走着走着,又會突然見到康莊大道。掌管明天的不是我們,我們並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又哪有資格說放棄呢?
李敏妮
透視報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