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想在香港開展一項極為重要的「數碼公民」教育,於是訪問中學老師,了解學生在網絡世界的現況,卻有驚人的發現。
受訪的老師表示,同學在去年的「反修例運動」期間,每天接收到很多來自不同媒體或匿名的訊息,呼籲轉發、簽署,甚至「參與公眾集會和示威」。由於朋輩的壓力,學生收到訊息後會再廣泛轉發。
其中一位男老師說:「不少學生在未有仔細分析一則訊息或螢幕截圖的可信性和來源之前,就會把該資訊轉發給別人,甚至附加發表一些屬於仇恨的言論、胡亂虛構或刪改所轉發的資訊,意圖影響別人的看法。」
假新聞充斥中學生社交群體
該男老師指出,現時在媒體和互聯網上,特別是在學生慣用的社交媒體的討論群組,和單向發放訊息的app,都充斥了「偏面」和「偽造」的資訊,擔心情況會令學生被「洗腦」而失去分析能力。
他說:「在對立意見尖銳化和不信任權威的社會狀況下,學生有可能選擇性相信某些資訊來源和內容,失卻抱持客觀和理性的分析。」
網絡「假新聞」(Fake News) 和不實訊息 (Disinformation) 是一個越趨嚴重的社會問題,反映了現時中學急需開展「數碼公民」(digital citizen) 教育,防止學生被網絡「洗腦」。為了解決這急切的社會問題,筆者於去年底在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推行一項名為「數碼公民」教育的校本課程發展計劃,開展有關研究工作,希望盡快在中學展開「數碼公民」教育。
「數碼公民」教育主要是教導學生如何應對現今的網絡世界,從而保護自己及他人。內容覆蓋現今的網絡問題,例如:什麼是媒體素養 (media literacy)?如何理解不同媒體資訊的可信性?何謂數碼足跡 (digital footprint) 和網絡身份 (digital identity)? 如何保障網路隱私?怎樣建立良好的在線人際關係和溝通?如何鑑別網絡欺騙?怎樣應對網上欺凌、言論攻擊和仇恨言論?
資訊爆炸 出現反社會、反人格傾向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類進入「資訊爆炸」的年代,所傳遞的訊息直接影響人們的成長。人們的身份認同和價值觀,是由自身經歷和接觸的資訊所塑造的;但當資訊變得偏頗,甚至難分真假,所塑造出來的個人身份和價值觀也會隨之變得扭曲,甚至出現反社會、反人格傾向。
根據外國的數碼公民教育 (digit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的文獻,現今互聯網和數碼媒體所形成的「公民身份」已不再局限於國家民族的傳統定義,而是具有全球性網絡生活的含義。「數碼公民」不僅活在現實世界,也在「虛擬世界」中生活、工作和與別人交流。如何教育年輕一代面對和處理資訊爆炸的互聯網,培育良好「數碼公民」,成為21世紀逼切的教育方向。
現時教育局沒有規定中學提供數碼公民教育,學校自行決定應否推行,因此實行的情況屬於零散。為了在香港發展有系統的「數碼公民」教育課程,筆者早前訪問了一些負責公民教育和資訊科技教育的中學老師,了解他們對推行「數碼公民」教育的意見、推行的現況、以及學生在網絡世界遇到的各種問題。
學校開展計劃 警長分享網絡罪案
其中一位受訪老師認為,在早前「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社會氣氛下,數碼公民教育顯得更為逼切。她指出,他們的學校近年已經以校本課程的方式(即學校自己發展的課程),開展了「數碼公民三年計劃」,曾經邀請一位警署警長分享何謂網絡罪案。
該校計劃教導學生辨識網絡資訊來源和可信性,從而培養他們的批判思考能力;而今年的重點會放在培養學生於網絡世界「互相尊重及對人誠信」的態度。
該老師說:「我們希望同學學習理解別人的觀點和尊重他人言論,並對自己在網絡世界中留下的言論或轉發任何訊息,持守誠信的價值。」
培養學生判斷力 辨別「假資訊」
另一位老師發現學生經常在社交媒體上指桑罵槐、互相指罵、甚至表達憎恨,老師要抽空處理同學在網絡上的言論糾紛。該老師希望在學校推動具創意的媒體素養教學 (media literacy) ,及教授學生如何處理網絡欺凌。
她亦盼望在校內展開學生小組,疏導同學在網絡上累積的負面、甚至互相憎恨的情緒。她說:「同學應該學會怎樣面對網絡上朋輩給予的壓力。我亦希望引入家長的合作,協助學生改善在網絡世界上面對的人際關係,和提防網絡欺凌。」
鑑於每日網上出現大量的資訊,有老師表示急需教導學生如何辨別「假資訊」和「偽造新聞」,辨識在何種情況下,人們容易被網上虛假資訊所誤導,從而培養他們的判斷力和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該老師說:「雖然現今的學生相當著重思想和言論自由,在意別人限制他們表達意見,但是他們也需明白不是任何東西都應該在網絡上發佈的,尤其屬於侮辱別人的言論和虛假的資訊。」
學習網上禮儀 不要「已讀不回」
學習網上的禮儀亦是「數碼公民」教育的一部分。一些老師提到,學生在社交媒體向其他同學甚至老師請求幫助解答功課問題時,欠缺基本的禮貌;在不適合的時間內向同學或老師提出問題,並要求對於短時間內回覆;又或「已讀不回」。
「他們簡單按讚或給Emoji,也不是有效的溝通方法。同學要留意在網絡世界中也一如現實世界,應遵守一些基本的禮貌和溝通禮儀,例如體諒別人需要時間消化訊息或正在處理其他日常事務,應尊重別人作息的時間。」
學生亦要認識如何處理「網絡足跡」的問題,學懂自己在網絡上的任何搜尋或按讚的動作,以至追蹤、上載相片或影片、貼文或評論等,也有可能被社交媒體利用,按著人們的興趣和需要,自動彈出一些資訊,久而久之,學生會被「洗腦」或「上癮」。
一位老師說,學生應該想清楚應否把個人資料,例如相片、地址或曾經到過的地方等,上載至社交媒體,從而保護他們在網絡上的身份和隱私。
推行計劃 開通香港「數碼公民」教育
當筆者完成以上的調查工作後,便邀請了7間津貼中學的12位老師,參與「初中數碼公民教育試驗課程」的教學培訓及校本課程發展支援計劃。
這計劃的理念是培訓老師認識「數碼公民」教育的框架,及相關的課題。隨後由參與計劃的老師設計校本的「數碼公民」教育課程,滲入他們的公民、德育或資訊科技教育之中,並由教大團隊提供課程組織和教學法的意見。
筆者亦會作跟蹤調查,檢討教學成效,以便把適合學生需要的「數碼公民」教育,推廣給其他學校。 作為一個學者,我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帶動社會改變,幫助學生在網絡生活上成長。
莊璟珉
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畢業於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其後於香港大學取得學位教師教育文憑,及英國約克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專長公民教育的課程和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