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人們彷彿是活在“謠言”的年代。
在香港,流言支配了整座城市過去兩年。人們由於相信充斥網絡的假資訊,一些大多數香港人從未想過會發生的事情,自2019年逃犯修訂條例草案開始,便一幕幕在此小島上演。許多人蜂擁到街道阻馬路、破壞地鐵、投擲汽油彈、破壞“藍店”、襲警、燒警車、佔領大學(及制造了數千個汽油彈)和警方對抗,令香港從一個國際公認為安全理性的社會,突然間變成活在火海的暴力城市。
由十多歲至六七十歲的“勇士”,包括藍領/白領、教師、社工、牧師、律師、大學教授, 退休人士、都紛紛相信謠言去為“民主公義”上前線,參與示威或暴亂,至2020年11月30日已有10,171人涉及反修例相關案件被捕,當中有約2,389人被檢控。
最近港府終於開始為假新聞亂局撥亂反正。本月初(4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立法會答問會中表示,過去兩年社會動盪和疫情肆虐期間,網絡充斥虛假信息,當局將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會研究立法制止假新聞。
回顧2019和2020年,假新聞令數以幾十萬計的人著魔上街,甚至暴力示威,反映假新聞的禍害和立法的必要。其實不單止香港人受謠言影響,近年天下愚民處處皆是,而互聯網正是其中一個黑手。互聯網令資訊極快流通,假消息以秒速傳遍全球。西方國家,尤以美國為首,就是利用互聯網傳播假訊息,在世界不同地區推動颜色革命來推翻西方國家不喜歡的政權。
謠言是由來已久的政治工具
散佈謠言來達成政治目標是否新招數?絕對不是。
中國自古都有假新聞,其實謠言和我們在一起生活了兩千多年了。互聯網上有這樣的評論:謠言與動亂是近親,與政治是親姐妹。 在中國歷史中,謠言在不同時代都與政治連上。根據歷史記載,早在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時期、及後的秦朝(前221年-前207年)等已有人把流言用作政治工具。讓我們再仔細看一些著名以謠言達到政治目的之例子。
東晉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堅統80萬大軍討伐東晉,兩軍於淝水決戰,最終竟然是只有8萬士兵的東晉大獲全勝。根據《資治通鑑》記述,開戰之初,被俘於前秦的前東晉重將朱序在前秦軍陣後大喊:「秦軍失敗了!」於是,前秦軍隊全部紛紛逃命潰敗。一句謠言,可以令秦軍大敗,最終引致秦政走向滅亡。
元朝末年(1351年 至 1367年),朝廷強徵15萬民工修築黃河堤壩,怨聲載道。河北農民韓山童將一個石人埋在河中,之後與劉福通在工地上散播「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謠言,後來這石人被民工挖出,預言「應驗」。隨後韓和劉二人策動農民,頭裹紅巾,發動反封建起義,最終引致蒙元朝廷在中原的統治土崩瓦解。
這些年,一齊追Fake News
一千多年後的今天 ,人類好像沒有改變,容易相信流言。
簡單舉幾個中外例子。自從2014年的雨傘運動及2019-2020年的反修例示威,香港一直被謠言及假消息籠罩,令無數市民活在混淆,無助,困擾及憤怒之中。
2019年8月31日太子站襲擊事件(又稱831太子事件),消息說“有6個人被警察打死”,可說是香港近年流言的“代表作”。警方及有關醫院(謠傳接收死者)已澄清打死人並非事實,但仍有大批市民不斷到太子站獻花紀念死者。更神奇的是2019年11月“傳真社”也已證實831並無人死,亦有被捕的暴徒說有些“死者”仍然在生,但仍然很多市民堅信831有6人被警方殺了,每個月底到太子站“拜鐵閘”紀念死者,情况持續一年。
看見電視上去紀念死者的市民,有不少看似教育水平不低及專業人士,他們有否作少許分析:這6名“死者”是否沒有親友,同事及鄰居,所以死了也沒人知及報警,任由人間蒸發? 一年後,2020年8月30日, 831其中一名死者“韓寶生”在網上澄清,自己的真名是王茂進,被控暴動,邢毀,傷人,搶劫等多罪, 在去年7月17 日上庭前夕已逃往英國尋求政治庇護。
香港另一個謠言的代表作是發生在2019年 11月 11日的馬鞍山燒人事件之後。在電視新聞片段中,清楚見到一位反暴力的中年人被蒙面黑衣人潑易燃液體放火燒,極度殘忍。很快便有流言說受害人是中國政府僱的演員,被火燒是一場中央勢力編出來的戲,但竟然有人相信,及在網絡廣傳。
筆者對這些盲目相信謠言的人深有感慨,因身邊有不少朋友及同事(多數是擁有高學歷的專業人士)是深信831太子死了6個人,及馬鞍山燒人事件是場戲!
外國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新冠肺炎引致全球健康亮了紅燈,截至今天,單是美國便有2900萬人確診及52萬人死亡,很多國家的人民生活及經濟活動也要停頓,但仍有不少流言說新冠病毒並不存在,這疫情其實只是流感。很多市民選擇相信網上流言,而不相信醫生及世界衛生組織的警告,拒絕為防疫做好準備。更可笑的是英國有些人竟然認為5G網絡會引致感染,而去燒毀手機發射塔,美國傳教士在電視節目中為信徒祝福治病。
在教育普及的年代,假消息仍然影響著無數人,令人不解。以香港近年的暴動事件為例,很多誤信假消息而犯罪被控的人是受過高深敎育的大學生,甚至專業人士,包括社工,醫生和教師,為何這些有學識的人不能分析謠言的真假及可信性,變成是非不分?
筆者認為其中一個很重要因素是教育出了問題!但問題的核心與香港人的教育水平關係不大,關鍵在於香港的教育缺乏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的訓練,不能令學生長出智慧,懂得識別假消息,所謂「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荀子·大略》), 意思是滾動的球體到了凹陷的地方就會停止,謠言到了智慧人那裏就會平息。 沒根據的話(包括謠言、謊言、歪理邪說) 是經不起有智慧的人的求證和檢驗的。
教育是正本清源之道
時至今時今日,造假的人有科技的”輔助“,令人難於辨別,例如發放假信息的人會用上仿真度極高的假圖片,或是會把虛假的訊息與事實混為一體,令公眾難分真假。而立法也不能完全杜絕假訊息。 那麼,如何才能對抗假信息呢? 關鍵是教育。
在傳統中國思想及教育理念,教育並不只是指上學校,而是指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以“家教”為主,“師教”為輔。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就是這個道理!若父母不能好好教育子女分辨是非及為人處事的道理,不以身作則,子女如何能分辦事情的對錯?若老師不能灌輸正確的人生觀及正義觀,學生的知識有多好,日後工作的成就有多大又如何?筆者個人觀察,現在香港有很多高學識但缺乏非分析能力的人,是因為父母把教育子女的責任全給了學校,學校卻以考試及教技能為主,忽略了品德及分辨是非的批判性思維教育。
近年常聽說現在的孩子一代比一代聰明醒目,這是因為科技日益發達,兒童有很多渠道接收資訊,知道很多事物,也令他們的腦根比從前的孩子快。但他們更有智慧嗎?這不見得!想我們的下一代能有好的智慧去分辦複雜世界的是非,脫離謠言的困擾,我們要從問題的根本着手。
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儒家聖賢已在《大學》一書中(《大學》指“大人之學”,萬事以“德”為先)道出人面對充滿謊言的世界的要訣:培養辨別是非的能力。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明明德」的意思是發揚光明正大的品德,「親民」就是使人去惡從善,「止於至善」是以向善為目標。如何可以做到? 首先《大學》的作者說,你必須格物(了解事物的原理)後才能致知 (明辦是非), 致知就是上面提到的批判性思維。
懂得明辦是非後,人才能端正自己的心思;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自身的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姚恩崇
化學工程師 /IT人,曾在加拿大讀書和工作10多年,對歷史和考古學特別感興趣,是亞太文博總會教學研究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