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發表於10月13日,全文請看靖海侯公眾號,文章上半部講述“一帶一路”的背景和目標,簡單介紹了此跨國界的世界工程的戰略設計和策略安排。我們特意揀選了文章下半部,即第三點至第五點,有關香港的段落,讓讀者集中了解國家經濟政策“一帶一路”為香港帶來的機會,以及香港應該如何配合此政策,發揮其角色。
03
於香港,共建“一帶一路”有特殊意義,且相比內地還有更為豐富的意義。
一則,香港為中國一部分,國家在建設“一帶一路”上,自賦予香港角色,自留有香港位置。
2015年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指出:發揮香港特別行政區獨特優勢作用,積極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2017年,國務院發改委與特區政府簽署《關於支持香港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安排》,就金融與投資、基礎設施與航運服務、經貿交流與合作、民心相通、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強對接合作與爭議解決服務等26個方面作出安排。
2021年,“十四五”規劃綱要直接明確:支持港澳參與、助力國家全面開放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打造共建“一帶一路”功能平台。
國家發展戰略即香港發展戰略,國家發展機遇即香港發展機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如此,共建“一帶一路”也是如此。
二則,作為高度國際化的發達經濟體,香港優勢顯著,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建設節點和首選平台。也就是說,只要香港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上的發展資源一定會流向香港。
參與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是責任;把握時代重要發展機遇,是覺悟。
實則,從香港當下正面臨的困難看,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還關乎其發展上的前途命運。
1.疫後香港經濟發展總體穩健,但發展瓶頸問題疫前就已凸顯。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上指出:(香港)經濟發展也面臨不少挑戰,傳統優勢相對減弱,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住房等民生問題比較突出。今年特區政府推出“夜繽紛”活動,發展夜市經濟,是積極努力但也是香港經濟困境的折射。
2.修例風波後西方世界用有色眼鏡看待香港,外部反華勢力竭力推動孤立香港,有些國際評級機構刻意壓低香港排名,將事實上的“紐倫港”生硬變成“紐倫坡”,導致香港在國際社會被扭曲(可參見靖海侯早前文章《香港,被扭曲之下》),香港傳統發展路線、功能領域需要被迫調整。
內有可能的坍縮,外有客觀的排擠,香港要走出困局、續寫輝煌,只能“向內改革+向外開拓”。
——向內改革,便是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上指出的:“中央全力支持香港積極穩妥推進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充分釋放香港社會蘊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
——向外開拓,就是指香港需要全面審視原有的國際化發展道路,看清風險挑戰和客戶結構的調整,既守好陣地也主動出擊,著眼歐美也放眼中東、著眼北方也放眼南方,積極開拓新領地,讓香港的國際化水平不會被干擾、再添新成色。
共建“一帶一路”,發展版圖足夠大,作為空間足夠闊,正可以作為香港鞏固發揮傳統優勢、培育應用新興優勢,以外部發展助力內部改革的主載體。
今年8月,中國人民大學“一帶一路”研究專家王義桅教授在接受香港01專訪時說:
“如果香港人想實現你們的人生價值,用更大的胸懷看世界,真的要抓住‘一帶一路’,再造香港、再造中國、再造世界。反過來推,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不干根本就不行。”
誠哉斯言。
04
十年來,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香港有努力。
自2016年以來,特首每年在施政報告中,都會對香港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作專節闡述;特區政府亦成立了“一帶一路”辦公室,並設立了專門的督導機構。
10月17日至18日,國家層面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上個月,香港特區政府剛剛舉辦了第八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實則,只要關注香港媒體,都會發現“一帶一路”在香港絕對屬於高頻詞匯。
香港社會逐漸也終究徹底意識到,“一帶一路”將成為香港最可靠、最可信、最可行、最可持續的發展突圍和經濟擴張版圖。
香港離不開“一帶一路”。
問題是:在共建“一帶一路”上,香港何以大有作為?
在上個月香港舉辦的高峰論壇上,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表示,中央支持香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維護自由開放規范的營商環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系,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更為重要的功能。
丁副總理所說的“功能”,正是對“十四五”規劃綱要相關表述的進一步闡述:“打造’一帶一路’功能平台”。
什麼是“功能平台”?
丁副總理提出四點希望:1.拓展經貿網絡;2.暢通融資渠道;3.促進規則標准對接;4.深化人文交流。
這四點,基於香港優勢提出,基於香港穩固的國家貿易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基於香港的普通法體制和正發展中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這四點,以及2017年支持香港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26個方面的安排,就是香港作為“一帶一路”功能平台的應有的樣子。
1.因此“功能平台”的定位,香港在共建“一帶一路”上角色清晰;
2.因此“功能平台”的建設,香港在共建“一帶一路”上實踐具體;
3.因此“功能平台”的形成,香港在共建“一帶一路”上作用突出。
所謂“功能平台”,還有三個方面的含義值得香港社會用心體會:
1.聚焦特定的功能作用,揚長避短+補短,有所為有所不為,重點放在將香港優勢發揮出來,並以此豐富、鞏固、提升;
2.聚合特定的功能業務,打造功能樞紐,創建“一帶一路”專業服務高地、法律爭議調解中心,努力不可被替代、不能被超越;
3.聚攏特定的功能資源,把相關領域最優秀的人才、最國際化的事務、最高端及最復雜的項目轉化為香港資源,在具體功能業務的規則標准上,爭取把握定義權、話語權、公信力。
05
共建“一帶一路”,正是香港新出路。
香港“一帶一路”官方網站上,早前刊出一個特輯,裡面所講的,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年來香港走過的足跡,香港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26個故事。
在“一帶一路”上,香港還可以有更多的故事:
1.放下身段,除了歐美之外,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可以開拓;
2.堅守路線,勇敢面對問題,朝著國際化發展道路無畏前進;
3.保持清醒,通透百年變局,在與國家同發展中找尋確定性。
方針上有“一國兩制”,不會變、不動搖;發展上有“一帶一路”,可傾力、可依靠。再多一點責任和覺悟,再多一些務實和進取,對於香港的未來,對於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人們大可不必擔心。
靖海侯
內地知名博客,資深傳媒人。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靖海侯”。
編者按:
昨天(25日)特首李家超發表的施政報告在國家政策“一帶一路”的着墨不多,雖然“一帶一路”在整份施政報告出現多次,但看不到政府在這方面有力、有策略、有信心、且有目標地推行。
人們對政府的輕描淡寫不以為意,這是由於“一帶一路”已經說了多年,其魅力也逐漸被人遺忘。近月,很多人也對香港的未來感到困惑,失去信心和盼望,認為香港已經沒有出路。就在這一刻,靖海侯寫了這篇文章,指出早被港人遺忘的“一帶一路”原來是香港的出路。
文章講述“一帶一路”如何可以成為香港的新路。他指出,修例風波後西方世界用有色眼鏡看待香港,外部反華勢力竭力推動孤立香港,有些國際評級機構刻意壓低香港排名,香港傳統發展路線、功能領域需要被迫調整。「內有可能的坍縮,外有客觀的排擠,香港要走出困局、續寫輝煌,只能“向內改革+向外開拓”。」他寫道。
他指出,向內改革,便是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充分釋放香港社會蘊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而向外開拓,就是指香港需要全面審視原有的國際化發展道路,既守好陣地也主動出擊,著眼歐美也放眼中東、積極開拓新領地,「讓香港的國際化水平不會被干擾、再添新成色。」
驟眼看,人們可能認為“一帶一路”並不是解決辦法,太遙遠了,認為香港首要解決的就是高地價政策、地產利益固化、住屋短缺、民生的問題。這是人們解決問題的固有觀念,有問題就直接解決問題本身,卻沒有想到可以轉過彎令香港開闊不同的經濟出路。當經濟來源、市場擴闊了之後,香港就不再需要倚靠高地價政策為收入,利益固化必瓦解,人們的住屋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香港亦不會受到既得利益者的控制,從而能夠發展不同的經濟和行業,給年青人工作機會。
因此靖海侯所提出的「“一帶一路”,香港出路」,原來是很有深度,希望他用心寫的文章,讓香港從政者參考,定出有系統的策略,令“一帶一路”為香港帶來無限機會。
他在文章最後提醒港府:「再多一點責任和覺悟,再多一些務實和進取,對於香港的未來,對於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人們大可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