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區議會以往一直是由直選組成,但早前消息指,政府把區議會改組後,委任和間選議員將成為主流,直選的議員只佔小部分。
這個想法得到證實。週二(4月25日)特首李家超在出席行會前見記者,提到地區行政檢討已接近尾聲,預告區議會的產生辦法將提供多種參與方法,說會「保留一定的選舉成分」,透露將重塑區議會職能及組成,令其去政治化,不容區議會成「港獨」平台。李家超指,今次檢討需要堅持 3 個原則,包括「國家安全必須放在首位」,「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令地區治理掌握在「愛國者」手中,以及「充分體現行政主導」。
現時香港18區也設有區議會,合共479名區議員,除了27鄉議局當然議席,其餘452名區議員是直選產生的。早前有人向傳媒的放風,指將來直選的選區以分區委員會的方式劃分,即有71區,每區單選票雙議席,即只有142名區議員是直選的,其餘是委任或者間選。間選的方式是由每區的三會(防火會、滅罪會、分區委員會,成員全是委任的)互選為區議員;而委任區議員就是直接被政府委任,無需選舉。有地區人士指:「三會最近的被委任者,大多為建制大黨的社區幹事,做馬欽點味太濃了。」
由於委任議員將會是主流,公眾一定很想知道將來委任的區議員是什麼人?有人發來相片,說笑地指出將來的區議員,可能就是封面相片裏的這類人,還加上一句「流著口水博委任撈油水的大有人在」。這些人是出席昨天(27日)由香港商報主辦的「推進強國建設,貢獻香港力量,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的分享嘉賓,在會中他們各自分享對香港該如何貫徹全國兩會精神的意見。 請逐一看看相中人的背景,這些人會否就是將來坐在區議會的區議員?什麼青年主席、婦女主席、社團會長、同鄉會會長,不但他們的名字是香港人感到陌生的,就算他們的組織名稱,也是普通香港人聽也未聽過。
區議會是《基本法》第97條規定成立的「非政權性區域諮詢組織」,主要功能是廣開言路,收集民意了解民生問題,在各區就市民面對的生活問題向政府提供意見,從而改善政策。雖然相片中的人會是被委任的人選只是一個假設,目的是表達被委任的將會是什麼類型的人,很大可能是那種熱衷參加領導人話語分享會的人士。根據香港商報報道,在昨天的分享會中「嘉賓們爭先發言,現場氣氛熱烈,從維港風雲講到台海穩定,從經濟發展講到民生共享,與會者認為,兩會聚焦國家大事,與香港的發展息息相關,為香港由治及興指明了未來發展方向。」
了解香港今天政局的人,也會知道參與這類型分享會的人的動機。試問眼目裡都是要表忠的人,會用心用力服務社區,關心居民的需要嗎?筆者實在有保留。有政界中人無奈坦言「這只是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極端。」
根據傳媒早前引述的消息,委任和間選的區議員將會成為區議會的主要成份。由於區議會是市民與政府最大的橋樑,我們需要了解這個委任和間選機制。委任和間選議員有沒有準則?需要什麼經驗,還是說我參加過什麼分享會、國慶,以圖為證就可以? 委任和間選了的人,市民可以反對嗎?有沒有上訴機制?有沒有市民參與甄選委任和間選議員?還是按着祝福名單,只需得到政府或某某歡心,便可以被委任和間選?
為免公眾誤會委任或間選議席屬政治酬庸,有地區人士建議在未來的區議會設立「接納議席約章」,要求議員承諾將投入議會及服務市民的時間,同時需披露學歷、專業資格、服務社會的經驗、擬提供的服務詳情,以便公眾監察。「政府應該採立這些措施以釋公眾疑慮,從而確立各被委任或從間選當選的”熱心服務人士”的資歷與服務熱誠……相信可令新選制的認受性提高。🤭」這些戲言多少反映社會人士對區議會委任/間選方案的不信任,和失望。
根據基本法第二十六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香港人的選舉權雖然仍然有,因為未來區議會有選舉成分,但隨着直選議席的減少,取而代之是委任和間選議席,這個選舉權將被大大剝削,這又是否符合基本法的原則?中央經常說希望香港能夠循序漸進的發展民主,但現在大減直選區議會的議席,是民主的倒退,這是否講一套做一套?最重要就是,是否有這個國安威脅,而要這樣改革,是否做多了?
偏離基本法的保障是小,給口實予西方國家諸多批評或用以煽動一般市民的不滿是大。其實國安審查候選人資格已經把好關,甚麼滲透選舉的舉動也不怕。政府要對制度有自信,要對執法部門的底氣有信心。
李家超在見記者時,特別重提2019年的第六屆區議會大量區議員作出阻止政府施政、反對國安法、推倒民生建設等違反區議會職能行為,因此強調會從制度上防止區議會被騎劫、被癱瘓。他指:「情況不能接受,必須撥亂反正」。
完全放任選舉,沒有把關是不負責任, 2019年區議會選舉,被攬炒派壟斷大部份議席,在地區上大都並非做區議員的工作,而是作出有政治目的的行動,這個慘情大家仍然歷歷在目。但現在換上的玩法是:總之聽話就有得做,可以被委任,有一種清一色立法會的影子,這不是另一種慘情嗎?這也是另一種放任不管。在2019年區議會選舉,很多香港人投票給攬炒派,就是因為他們打的招牌是「踢走保皇黨/建制派」、不要派蛇齋餅糉的議員,現在欽點/由委任的三會互選分餅產生的區議員,也是這類人,他們會有多大社會認受性?
香港已經有很多在「由亂及治」期間施行的機制,包括國安法、區議員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這些機制是否會引致其他問題是另論,但大致能夠為國家安全把關,現在用2019年區議會的亂局為由,要進行區議會改革,將選舉成份大大壓低,換上委任議員,理由充足嗎?還是用2019年的黑暴做藉口,換上「用人唯親」的機制?難道政府覺得國安法等機制不夠安全,要社會密不透風,不想有人在議會提出另類聲音,要每一個議員也是恭維政府和中央的人,模造出的社會會否令人窒息?
如果是這樣,那麼香港是由2019年的攬炒派壟斷議會的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美其名是委任,實質是“政治分贓”,擦鞋者分餅仔的極端。兩者也不是好東西。香港不要攬炒派,也不要擦鞋派,香港需要做事派!香港更要多元聲音。
整個區議會的改革沒有經過公眾諮詢,由什麼時候開始政府做事不再諮詢民意?難道由特首宣布改革區議會之後,不同擦鞋人士就寫出2019年區議會被攬炒如何慘烈,製造輿論,這就是民意? 一個代表民意的地區機構的組成,不需要諮詢市民?說了就算?這是今天的香港,政府由一個重視民意的文化變成一刀切、一言堂的文化,市民真的難於適應,難道這就是中央實施“全面管治權”之下的面貌?
筆者是一位愛國愛港的市民,我希望管治者,包括中央和香港政府,真的了解香港人要什麼:香港人不想暴亂、香港人喜歡民主、香港人拒絕擦鞋文化、香港人喜歡真,討厭虛情假意。如果從政者真正關心香港人的需要,他們會着緊地保留我們的價值觀,讓這個城市發出異彩,而不是任意令香港的價值被侵蝕。這將不利一國兩制的實行,這樣看來,負責香港地區行政檢討的官員有否尊重,中國領導人先輩設計一國兩制的初心?
其實香港已經平靜了,是否需要用嚴厲的手法改革區議會,而引起市民反感?這個問題從政者需要思考。我們期望政府再三思量地區行政檢討的方針,重新考慮引入委任和間選是否有必要?
話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