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示威如火般蔓延,箇中原因複雜。這是國際大事,各地傳媒以及跨國媒體紛紛報道,香港卻出現一個奇怪現象,一些平日說「很愛香港」,聲稱重視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傳媒,卻裝聾扮啞不報道,疑控制新聞自由,背後的目的是否為了自己推動的「支持2019年示威」政治目的不受到質疑,繼續隱藏真相?我們會在文章下半部討論。
戰亂國家近年的動盪引起人民逃難,難民在海中遇難,淒涼的景況全世界有目共睹。難民大量湧入歐洲,而英國是難民(英國人稱他們為從小船來的「非法移民」)嚮往的目的地。
難民的湧入帶來很多社會問題,英國人不但面對文化極速改變,也目睹英國庫房提供大量金錢資助尋求庇護人士的住屋,政府讓他們入住各區的酒店。英國人眼見罪案率上升、露宿問題變得嚴重、學校以及醫院的資源被長期佔用,小孩難於尋找學校。
除了難民,英國近年也有大量移民湧入,這與它的對外政策有關。例如英國在2021年推出「BNO5+1」政策,英國早前公布至今已經有約14萬港人抵達英國。難民問題、移民的湧入,再加上文化差異的普及,令英國人產生越來越濃烈的排外情緒。我們也不能抹煞,憤怒的民情存在種族歧視。
2020年的疫情帶來的封城,令英國經濟受挫,很多行業遭受嚴重影響,尤其英國倚賴的服務業。雖然英國經濟在2023年稍為改善,但由於去年底兩個季度的經濟負增長,令英國進入2024年的經濟蕭條。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4年2月至4月期間有4.4%的人失業,高於先前的4.3%,也是自 2021年9月以來的最高失業率。英國大約有150萬人失業。
大家可以想像在生計嚴重受壓下,英國人再忍受不到移民及難民帶來的壓力。所謂極右組織的煽動,也需要有社會的不滿才能夠把示威燃點起來。因此英國的示威所反映的就是核心的經濟和民生問題,而政府處理難民和移民的政策是觸發點。
種種社會問題令市民難以忍受,如計時炸彈一直隱藏,藉着兒童被殺事件,憤怒的民情一觸即發,通過社交媒體的宣傳,示威快速蔓延至英國各地。
英國的事件很值得香港人參考,反思近年在香港發生的社會運動。然而,一些本地傳媒並沒有帶領讀者思考。
大家請觀察,那些在報道裏經常推動仇恨中國從而阻礙香港發展的媒體,並不會詳細報道英國示威事件,不會報道示威者的訴求、市民的感受、英國政府對示威的立場,政府的處理手法、英國政府對移民政策的錯誤等等。
根據我們的分析,這些媒體對事件的隱藏,是不想市民從中反思香港2019年的暴亂。當年香港的示威的出發點及手法是否對?香港政府處理示威的手法,又是否不公義?他們似乎不想香港人看到不同的政府處理事件也一樣。外國發生的社會事件很值得香港人參考,反思對錯。但這些媒體刻意不想市民知道,目的何在?
人家正在談論英國示威,香港的反政府陣營的人士及媒體卻避而不談。近日有該陣營的KOL只把事情簡單化,跟隨英國政府口吻聲稱是極右組織搞事,草草了事。本文嘗試以一直聲稱爭取民主自由、爭取言論自由的兩個媒體《集誌社》及《獨立媒體》為例,揭示情況。我們經過搜尋,發現這兩個媒體的Facebook,截至今天(8月7日)中午一句也沒有報道英國的示威,我們在他們的網站,也沒有找到相關示威的報道。
《集誌社》的自我介紹說自己「深入求真」,而《獨立媒體》就在介紹裏說自己是「站在公民社會的媒體」,但兩個媒體不約而同也不報道英國的示威,反映社會實況,報道世界最關注的事件。他們是否自己聲稱的深入求真、是否以公民為念?答案已經寫在牆上。
這個隱藏新聞的取態是非常可疑的。為什麼不報道?我們昨晚在本報Facebook專頁發文,指出《獨立媒體》沒有報道事件,反而集中悼念香港的示威,質疑他們的動機。或許是為了防止被發現,《獨立媒體》在今天中午時分才輕輕報道一下,香港政府提醒赴英港人注意人身安全,只提及示威波及多少城市,完全沒有描述示威的詳情。
世界關注的英國示威,這些媒體竟然不報道,那麼他們平日是做什麼的?以《獨立媒體》為例,他們原來幾乎每天或每幾天就回顧2019年示威,一年到晚也有他們所謂的「當然今日|反修例回顧」,悼念那些721,831日子,甚至雷射筆被捕也悼念一番,還有不同人物入獄,不同拘捕行動,種種種種,也要回顧……悼念過不停!
然而,《獨立媒體》一年到晚回顧2019年不同示威事件的目的,並非是讓市民從歷史反思社會問題,也不是解決問題。據我們的觀察,這種報道疑要挑起社會仇恨,而且是持續的令香港人不忘記仇恨,最終目的為何?這是否另類的極端主義,只不過是用媒體形式表達出來?
我們預計有關媒體看到這篇文章,會立即更正,立即報道英國的示威,但很大可能在報道裏扭曲角度,從而繼續可以正義化香港當年的暴力示威。但我們覺得這個比較難,因為若果他們支持示威者,就即是反對英國政府,對他們來說這是政治不正確,因為他們要美化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政府。但若果他們支持英國政府鎮壓示威,那麼他們又用什麼理據可以反對香港政府當年對付暴亂的做法?再者,若要坦白報道就要說出當地的社會問題,那他們又怎能維持他們一直美化英國,醜化香港,的故事呢?
所以別有用心的媒體對於英國示威的報道,特別難處理,實在尷尬。坦白報道示威就會讓他們的讀者反思,最後質疑這些媒體平日推動的「支持示威」的目的,於是他們唯有用鴕鳥政策,不報道,靜觀其變。
隱藏社會問題的傳媒,必會被暴露,受到公眾譴責。參與遊行的一些英國市民接受訪問時,都大罵英國媒體,包括BBC,隱瞞這些社會問題,不作出報道。英國傳媒沒有對社會問題作出坦誠報道,控制了新聞自由,令政府不能受到全面的監察,社會問題繼續隱藏,最後成為計時炸彈,破壞了社會。那麼傳媒就成了問題的幫兇,因為只要傳媒能夠真誠的作出報道,揭露有問題的社會政策,今天英國就不會出現停不了的示威。
因此傳媒必須對各種社會議題作出坦誠報道,我們再看看經常表現「很愛香港」的媒體又有沒有作出坦誠報道,從而表達關愛社會? 以《集誌社》及《獨立媒體》為例,持平的說,他們的報道可謂多姿多彩,有各種的新聞,但整體上是宣傳一種分離主義,與這個立場不同的新聞會被過濾走。他們平日的報道,也往往表揚某一政治陣營,對持不同聲音人士作出暗地裏的諷刺和公審,簡單來說只提供「單聲道」給公眾,這並非坦誠報道。
《集誌社》在網站的自我介紹寫道「這是新聞自由崩壞的時代,也是新聞工作者尋覓出路的時代。」,並指出「新媒體陸續出現,延續傳媒使命」。對的,傳媒的使命就是報道,因此有自由的環境是非常重要。但單看他們不報道英國示威的例子,箝制新聞自由的反而是自己。這兩個媒體刻意不報道英國的示威,控制了新聞的自由,那麼究竟是誰令到新聞自由崩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