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海侯:三中全會與香港

01  定位

為什麼要推動改革:1.面對新的問題;2.實現更高目標。

為什麼要深化改革:1.改革藍圖尚未完工;2.改革成果需要鞏固。

為什麼三中全會很重要:1.決定了今後5-11年的改革路線;2.指明了今後5-11年的改革空間。

2024年所處的方位、2029年要成的任務、2035年將有的前景,以及黨和國家事業一貫的改革邏輯,都清晰地寫在了三中全會的決定中。

02  方位

三中全會決定擘畫改革,有其特定的歷史方位。

方位一:第二劃時代的延續

《決定》指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①劃時代的,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②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新征程,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全新局面。

全會側記記述:「這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也是新征程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 「早在今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就為這次全會作了標註。

方位二:關鍵時期的綱領性文件

《決定》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全黨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突出位置,緊緊圍繞著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全會側記記述:審議通過的《決定》覆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方方面面,構築了全景圖,被人們稱為“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總動員、總部署”,“是指導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改革是連續的而不是斷裂的,《決定》不是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另起爐灶;改革需要挺進和深化,再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發揮關鍵作用。

在7月15至18日在北京舉行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決定》)。


03  經驗

改革要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是什麼?

習近平總書記在說明稿中指出: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確定遵循原則,堅持正確政治方向。

1.以改革成功經驗確立改革的原則;

2.以確定遵循原則保證改革的方向。

原則(經驗)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表現為①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

原則(經驗)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表現為①改革為了人民、②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原則(經驗)三:堅持守正創新

——表現為在新的起點上推廣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

原則(經驗)四:堅持以製度建設為主線

——表現為①築牢根本製度,完善基本製度,創新重要製度

原則(經驗)五:堅持全面依法治國

——表現為①改革與法治相統一,②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

原則(經驗)六:堅持系統觀念

——表現為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與秩序、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係

改革的原則確定了改革的底線與基準,釐定了方法和路徑。深入理解三中全會決定精神,深刻認識改革原則是不二法門。


04  特點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改革是“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二十屆三中全會所做的改革決定同樣重在“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如《香港的改革期待》一文分析,改革不是顛覆、不是修補、不是折衷、不是搞活動,對改革的認識不應狹隘也不能極化,改革不應隨便藉用、套用、濫用

特點一:系統整合

《決定》指出:推動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較好相適應

特點二:深刻聚焦

《決定》指出:①聚焦於建構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聚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聚焦建設美麗中國,聚焦建設更高水準平安中國,⑦聚焦於提高黨的領導水準和長期執政能力

2029前要完成的改革任務,即主要體現在「七個聚焦」上。特點三:注重實效

《決定》指出: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以實績實效和人民滿意度檢驗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在說明稿中指出:著力解決幹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

《決定》誕生記引述總書記講話:一般改革措施不寫、發展性舉措不寫、中央已經部署正在實施的改革措施不寫,力爭讓決定稿的改革成色更足、改革味更濃。

特點四:問題導向

總書記指出:要順應時代發展新趨勢、實踐發展新要求、人民新期待,以改革到底的堅強決心,不繞道、不迴避,動真格、敢碰硬,堅決清除一切妨礙中國式現代化順利推進的體制機制障礙和限制因素…

《決定》誕生記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摸清家底、找準問題,做到標靶發力、精準求解。

起到全局性、引領性作用,保證針對性、可操作性,把準重點、重心、“牛鼻子”(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

1.《決定》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部署絕不是泛泛而談,絕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追求的是改革的連續性和可持續性而絕不是“一蹴而就”或“一鳴驚人”;

2.《決定》是改革路線的再廓清、改革意志的再堅定、改革方略的再淬煉,旨在透過確定性的改革行動實現確定性的改革發展,要凸顯的是改革的策略性,組織化、規模化、深刻化且絕對可控

05  邏輯

改革的主體,決定了改革的本質。

改革,本質上就是治理的改革,以及由治理改革所驅動的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改革——這是領悟三中全會精神要掌握的一條最基本的邏輯。

《決定》指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繼續改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動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

《決定》改革部署的一切舉措,都服務於此:

1.更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

2.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3.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

4.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中贏得戰略主動;

5.建構更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決定》蘊含的三條基本的改革邏輯是清晰的.:

第一步,把改革擺在更突出位置;

第二步,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

第三步,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

正是因此邏輯,《決定》解決了兩大問題:1.舉什麼旗、走什麼路;2.採取什麼措施、釋放什麼訊號

正是因此邏輯,《決定》誕生記說:是舉旗定向的宣言書,也是攻堅克難的路線圖。

《決定》還蘊含了兩個更根本的改革邏輯

總書記指出:新征程上,靠什麼來進一步凝心聚力、匯聚起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答案就是靠中國式現代化。

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新旅程上,要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仍要靠改革開放。

從制度到治理,從治理到團結,從團結到發展,從發展到改革,《決定》對改革定向定位、佈局部署,不難理解亦不難找到社會各方在改革中的角色位置和作用空間。

06  香港

亦如內地,香港對三中全會高度關注。

自公報發布、《決定》公佈,香港社會各界熱情表態、熱烈討論,表達出對①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支持+②中央有關決定的擁護,對③國家重視發揮香港戰略作用的感謝+④香港要把握機會奮發有為的期待。

問題是,對三中全會及《決定》精神,香港社會層面的一些理解和討論是否準確到位呢?

一些現像是:

1.多從《決定》中找機會、找政策,而不是著眼香港找問題、找責任;

2.多談「支持」「服務」國家改革發展,而不是談香港怎麼改革發展;

3.多看國家對香港的重視與關懷,而不是看中央對香港的改革要求。

甚至,連「改革」二字的適用範圍都慣性地限定在國家層面,對香港要改革的說法諱莫如深,以致最大網媒「香港01」刊發評論文章反問「敢不敢提香港改革」。

三中全會前,在《香港的改革期待》一文中,筆者說:敢於喊出「香港改革」的口號、擺出「革新香港」的姿態、拿出「全新香港」的藍圖,這才是香港在改革發展上與國家同頻共振的最好證明。

對三中全會及《決定》精神的理解,香港可以更深一點。


aerial photo of buildings
靖海侯在《香港的改革期待》一文中,說:敢於喊出「香港改革」的口號、擺出「革新香港」的姿態、拿出「全新香港」的藍圖,這才是香港在改革發展上與國家同頻共振的最好證明。相片:Pexels

07  要義

《決定》的所有內容,都是為了推動改革;《決定》有關香港的內容,都是為了推動香港的改革;《決定》所吹響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當然覆蓋香港。

如前引述,習近平總書記對決定稿有「三不寫」的明確要求—一般改革措施不寫、發展性舉措不寫、中央已經部署正在實施的改革措施不寫…

《決定》專段闡述推動港澳工作發展的內容,因此也更有份量與有針對性:

——鞏固提升三大國際中心地位,體現的是直面現實嚴峻挑戰,香港要守攻兼備;

——支持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體現的是掌握改革發展槓桿,香港要積極開拓;

——健全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體現的是突出機制功效,香港須發揮應有作用。

裝備動力更感受壓力,促進發展更推動改革,把握機會更反諸求己,是香港要領悟三中全會及《決定》精神的一個重要面向。

7月23日,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會見特區政府主要官員。他藉此向香港各界解讀三中全會精神,幾句話直接、通透、有力,已然傳達了中央對香港的改革要求:

1.對於面臨內外環境深刻變化的香港來說,同樣要識變、應變、求變,透過改革實現更好發展

2.希望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深入理解和領會三中全會精神,把握機遇,銳意改革,主動作為,加速推進香港由治及興。

3.要以紮實的工作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把事情一件件做起來,不斷擦亮香港的一張張「金字招牌」。

夏主任的話,一言以蔽之,就是:香港要改革。

《決定》給了方向和要求,中央給了提示和期望,「改革」在香港的地位可以立起來,熱度可以高起來,工作可以乾起來,人心可以齊起來。

特區政府需要也應該果斷舉起「改革」的旗幟!

08  抓手

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不是外部賜予的,根在“一國兩制”,在香港內生動力、發展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面臨內外環境深刻變化,“積極穩妥推進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充分釋放香港社會蘊藏的巨大創意與發展活力」(習近平總書記語),正是香港要找的統籌安全與發展之道。

發展性措施實現不了改革性舉措的作用,單獨地盯著外部機遇保障不了香港的可持續發展,香港不能靠天吃飯、守株待兔,需要清醒的認知、務實的改革,以自強制勝。

何以啟動改革?三部曲:

1.確立改革的鮮明導向,讓全社會都知道香港要啟動改革了;

2.找到改革的具體抓手,讓全社會都看到改革要動真格了;

3.建構改革的壓力機制,讓利益固化格局主動或被動瓦解。

抓手在哪裡?三方面:

1.改革公職人員任職與管理機制,實現問責制全覆蓋,確保上下一心、左右協同,改革施政沒有掣肘、高效推進;

2.改革政府財政撥款與資助制度,強化行政主導力,確保政策號召力、資源向心力,真正撬動突破發展格局;

3.改革公共事業經營與監理機制,保障社會安全性,確保利益可控、監督可及,使改革發展成果惠及一般市民。

靖海侯呼籲香港須有三方面的改革,第一項是:改革公職人員任職與管理機制,實現問責制全覆蓋,確保上下一心、左右協同,改革施政沒有掣肘、高效推進。



《決定》的總目標是持續改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動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香港改革的著力點和有效槓桿也是“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增強治理效能」。從政府有效作為、真正有為開始,香港改革就找到了方法,掌握了力量,轉動了高效推進的鏈條。

香港改革,如國家一樣,本質上也是香港治理體系的改革。

回歸25週年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著力提升治理水準……是把香港特別行政區建設好、發展好的迫切需要」。

改革,就是特區政府提高治理水平,進而建設好、發展好特區,進而讓香港發揮對國家更大戰略作用的關鍵一招、不二路徑。

再過兩個多月,本屆行政長官將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

有了三中全會《決定》,中央和香港社會各界都希望在這份報告中,看到香港「銳意改革」的嶄新姿態。


靖海侯
一位駐港內地傳媒人,很多香港資深記者follow的微信博客,人們喜歡他的原因是他單純的為了中國和香港好,而且很堅定,香港需要靖海侯!



編按:

香港官場最近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一直經常向內地學習的香港官員,並沒有跟隨內地改革之風。

事緣中央完成20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定出在各方面的改革決定。《決定》約2.2萬字,共十五部分,闡述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等方面的改革。其中有關香港的部分,《決定》指出,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

礙於「一國兩制」的關係,中央並沒有細緻的寫出香港應該怎樣改革,而這項工作須交由香港政府作出部署。可是,三中全會完成後,《決定》宣布後,香港政府並沒有提出怎樣作出改革。一直至7月23日,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北京接見到訪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等官員,直接指出香港需要改變,說到「要識變、應變、求變,通過改革實現更好發展。」之後港澳辦的新聞稿,再次指出夏寶龍「希望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深入理解和領會三中全會精神,把握機遇,銳意改革,主動作為,加快推進香港由治及興。」

可是,以往表現出「緊跟」內地的特區政府,好像未能明白中央的說話。政府在7月23日的新聞稿,將會面表達為財政司司長向夏寶龍匯報香港整體經濟和金融情況,整篇新聞稿連「改革」兩個字也沒有。三中全會決定發表至今,香港政府隻字不提香港要改革。

這個情況是否由於香港官員不了解三中全會的重要性、不懂得聽內地官場的講話形式,令他們如霧裏看花?還是官員缺乏主動性、不懂得怎樣改革、甚至害怕對付既得利益集團,不想「破除利益固化藩籬」,想繼續糊弄下去?無論原因為何,由於香港的問題多不勝數,若果官員不想作出改革,他們又憑什麽一個月拿幾十萬?

一向敢言的的靖海侯忍不住在三中全會前已經發文提醒會議的重要性,夏寶龍講話之後他轉載港澳辦新聞稿,再提醒香港官員。7月26日,他更加直接,發表此文,建議改革的具體內容。文章最精彩的部份在後半部,當中他提出改革三部曲,改革至少有三部份:1)改革公務員制度,2)改革撥款分配制度,3)改革公共事業監管制度。

在他看來,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常規問責機制,而撥款制度改革就是最有力的杠桿,只有制約制度才是務實的方法 。他認為,只要構建機制,便可以實現社會利益格局的主動和被動瓦解。

我們認為他提出的方向很有大局觀,令人嘆為觀止,相信只要三部份的改革成功執行,就可以防止利益集團「盤剝市民」,就不會出現一個氣球700萬、一些發光蛋四五千萬,的造孽!

靖海侯在香港開始了改革的呼聲。之後《香港01》也銳意發表「香港要改革」系列,不少文章由創辦人于品海親自執筆,在7月17日其中一篇文章《發展與改革-三中全會給香港的提示》,他寫到「不改革就只有死路一條」,道出了改革的必要性!

在公眾號發文的內地媒體人靖海侯在香港一向有影響力,不單止在於人們認為他代表中央的聲音,也在於他往往能夠深入剖析香港的核心問題,指出香港需要改革的方向。

改革香港的系列,是靖海侯的專長。

不少對中央有忌諱的香港人很怕改革,認為改革會改變「一國兩制」,變成「一國一制」,但作者指出香港改革,如國家一樣,本質上也是香港治理體系的改革。「改革,就是特區政府提高治理水平,進而建設好、發展好特區,進而讓香港發揮對國家更大戰略作用的關鍵一招、不二路徑。」他坦言。

總結來說,他的這篇文章確立了導向,讓人都認識到香港要改革!我們希望特區政府能夠奮發圖強,不要蹉跎時間,決心行出改革的步伐!

相關文章:

請分享文章,支持我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aptcha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