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維護國安是要做,而不是要講

昨天(4月15日),特區政府的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2025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主題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實十周年”。根據香港政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網頁,2015年7月1日,第12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5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將每年4月15日確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旨在提高全民國家安全意識,營造維護國家安全的濃厚氛圍,增強防範和抵禦安全風險的能力。

然而,「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一出,香港再出現同一個現象。一邊廂,中央官員和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紛紛在開幕典禮上發言,另一邊廂,老百姓似乎一點也不關心。李家超那麼用心的用普通話發言,但人們經過路旁的電視廣播只瞄一瞄他,之後直行直過,對官員們說什麼一點興趣也沒有。市民的不關心多少也反映「國家安全」並非社會的關注點, 在大國博弈下,香港市民現在每天關心的是經濟和民生。 

雖然國家安全教育是中央的國家政策, 但遵從「一國兩制」的香港應該如何推行,是否需要大肆宣傳,值得商榷。特區面臨的經濟危機,才是香港的核心問題,香港仍然大搞國安教育,對經濟發展沒幫助之餘,還會破壞經濟。近年當局的國安教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給予一個「國安城市」的形象,一直給別有用心的人話柄批評香港,令外資卻步。經濟不好,香港發展萎縮,影響的就是市民的生計,因此持續的宣傳國安,對香港會有深遠的影響。

昨天(四月十五日),一邊廂,中央官員和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紛紛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發言,另一邊廂,老百姓似乎一點也不關心。圖片:政府新聞公報


維護國安是「要做而不要說」

那麼是否對國家安全不理,當然不是,而是香港對於維護國安是「要做而不要說」 ,這是本文的主題。

在美國發動針對中國的關稅戰,令中國隨時被人圍攻的時刻,官員為了阻嚇外國勢力威脅國家安全而發表態度異常強硬的言論有其苦心,但是否有這個需要?發表強硬言論能否有效消滅國家安全風險?如果沒有效,什麼方法才有效?

一些西方國家也有國安問題,有否見到他們做這些全民教育?沒有!維護國家安全最重要把關,而不是經常宣傳國安教育,這只會令市民和外資提心吊膽。近年,政府規定大學生必須修讀國安法,否則不能畢業,我們得知不少大學生對此感到反感,有些更輕視地用上AI回答考試問題。設立此課程或許能增進青年人的國安知識,但負面的影響是讓人被一股國安陰霾包圍著,由社會伸延到校園!

若果希望市民了解國家安全,避免違法,特區政府只需提供一個網站,或者開一個Facebook和Youtube頻道以生活化,或法庭判例介紹便可! 大學不須設立國安法為必修科,高官也不用久不久搬國安出來,宣示一番!

昨天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中,透過視像致辭。圖片:政府新聞公報


兩條國安法已起阻嚇,為何沒完沒了搞國安教育? 

港區國安法於於2020年6月30日在香港實施,之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於今年3月23日生效,兩法刑罰之重已經令市民不敢犯法,官員仍須每天把國安掛在口邊嗎? 香港設立國安法是為了提高香港的安全程度,防禦外國以政治黑金干預香港,這一點國安法已經起了阻嚇作用。君不見美國特朗普政府現在只能用關稅戰來壓迫香港和中國,而不是如其上一任時滲入推動香港的示威,動搖中國以及香港的穩定。原因就是香港已經有了國安法,美國等西方國家已經不可用同一手法對付中國!

2019年暴力示威後的初期,國安教育有其需要,但香港已經有兩條國安法把好了關,國安教育已經做夠了,為何仍然沒完沒了搞國安教育?這令人質疑國安教育只是高官用來交功課的工具,成為形式主義!警務處新任署長周一鳴一上任就說國安,對社會有什麼影響呢? 試想想一個很安全的城市,有一班人長期走出來說這裏不安全呀,這裏不安全呀,此舉不但多餘,還影響香港的形象。

以「國安做show」充斥整個體制

其實以「國安做show」的現象,不但存在於政府官場,還充斥整個體制。立法會和區議員、三會成員、關愛隊,紛紛在國家安全教育日的背幕前打卡,然後放上各社交媒體表忠交功課!在云云國安教育宣傳街站,均可看到市民直行直過,莫不關心。

「擺檔者也是循例擺一個鐘左右的街站,待議員或“領導”影完相離開後,便留下三兩義工繼續企下,形式主義之心呼之欲出,這種“,國安教育”能深入民心嗎?」有關注地區發展人士對本報說。他指出,現時外資已纷纷離開,如何重新吸引他們留港投資才是重點,而不應廣泛渲染“紅鬚綠眼”/“洋鬼子”便是國家敵人,包容開放才是拼經濟以穩政治的方針呀!

「只說不做」令國安問題沒完沒了,影響香港形象 

那麼國家安全是否不用理會,非也!香港該怎樣處理,我們認為方法是「要做,而不是講」,「如果做,便不用講了」。這應該是任何地方,包括香港,維持國家安全的定位,而香港當局似乎「只說不做」,令國安問題沒完沒了,令香港人時刻要接受國安教育,影響香港的形象,破壞香港的經濟。

今年1月20日,美國凍結美國國際開發署(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簡稱USAID)的資金。長期以來,外界,包括不少經歷內亂的發展中國家,指控美國國際開發署是美國「干預主義」的工具,指USAID以對外援助為名,實質是資助不同組織,包括媒體及社交平台,干預其他國家內政!隨即香港一些政治和民間團體紛紛宣布解散,先有香港民意研究所於2月13日發聲明,宣布「香港民研將會轉型甚至結業」,後有民主黨於2月20日宣布該黨將會解散。2月28日,成立24年的香港融樂會舉行特別會員大會,通過解散及自動清盤。這些事件實在太巧合了,令人懷疑這些組織的資金來源是否一直來自美國。如果香港警務處轄下的「國家安全署」(簡稱“國安署”)有作出調查的話,例如翻查這些組織和負責人的資金轉動和來源,怎會查不到呢?

今年1月20日,美國凍結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資金,一個月後,2月20日成立超過30年的香港民主黨決定解散。圖片:民主黨Facebook


再舉一個例子,本報在上月發表一連兩篇新聞稿,揭露香港記者協會對會員隱瞞帳目,令人懷疑它要隱瞞資金的來源。這個經常批評政府的自稱代表傳媒的工會,背後的金主是誰,一直是一個謎,自今年2月本報主編李敏妮根據《職工會條例》以會員身份要求記協讓她查核帳簿,和索取帳目表,一直不得要領。事件已經得到傳媒報道,如果國安署有時刻留意新聞,且用心打擊存在國家安全的風險,為何不主動對事件作出調查? 雖然記協不讓會員得到合理機會查閱帳簿,不提供帳目表,明顯違反《職工會條例》,而本報主編也於3月19日正式向職工會登記局提出確實證據作出投訴,但至今該局沒有回覆會否執法。香港政府的執法部門如果是那麼重視國家安全的話,為何不主動與職工會登記局聯繫,聯手調查事件?

雖然記協不讓會員得到合理機會查閱帳簿,不提供帳目表,明顯違反《職工會條例》,而本報主編也於3月19日正式向職工會登記局提出確實證據作出投訴,但至今該局沒有回覆會否執法。香港政府的執法部門如果是那麼重視國家安全的話,為何不主動與職工會登記局聯繫,聯手調查事件?


國安署有心拖慢手腳不主動偵查, 令自己有存在意義?

表面上,香港政府對維護國家安全好像很著緊,官員時時刻刻把「國家安全、國家安全、國家安全」掛在口邊,但實質上是否如此? 對疑點重重的事件、人物和組織,當局是沒能力調查,還是沒心調查,而用「說了就當做了」來遮掩? 

坊間有一個陰謀論,指國安署是有心拖慢手腳,不主動偵查,讓國安問題存在,不斬草除根,那麼他們才有存在意義!國安署的作風已經令外界私下說「不用告訴國安署了,他們是廢的」!外界對國安署的推測不無道理,若果把國安問題斬草除根了,這個部門的重要性會大大減少!若此推論正確,這是非常諷刺的,我們不是想香港變得很安全,而有天國安署可以功成身退的嗎?容讓國安風險潛伏社會,令自己有存在價值,就是本末倒置!

不斬草除根,不作為,當然香港會繼續潛在國安風險,繼續需要國安署,官員繼續叫「國安」口號!那麼問題就來了,就是香港持續成為「國安城市」!這並非國家對香港的定位。在國家的規劃下,香港要保持國際化路線, 成為大灣區的國際金融中心;因此恢復國際城市形象是首要任務,而不是繼續戴上「國安城市」帽子!越快脫下這個帽子,香港便越快重新起步!遺憾的是香港的政府部門、執法部門、和高官,不是看不到此重要性,就是不理香港死活。政府一方面不把國安風險斬草除根,另一方面繼續把香港陷入國安的氛圍中,令香港難以脫下「國安城市」帽子,重新出發。

street art graffiti in urban hong kong setting
政府一方面不把國安風險斬草除根,另一方面繼續把香港陷入國安的氛圍中,令香港難以脫下「國安城市」帽子,重新出發。圖片:Pexels


國安問題應速戰速決,不讓香港停留國安時代 

香港仍然有國家安全危機,我們相信一些資金不明的媒體、組織仍然潛在香港,它們在特朗普閂水喉之下,會尋找其他資金生存,繼續動搖香港的穩定性! 國安署應該集中精力偵查影響國安的機構和人物,並對違法人士繩之於法,而不是經常只用口講,而是以行動堵截國安危機。 

我們重複,國安是要做,而不是要講!

如果不做,香港仍然會潛在國安危機,潛在的組織或人物會繼續做小動作,國安問題就沒完沒了。這會引致骨牌效應,政府官員要繼續「講國安」,國安講得太多,只會嚇怕外資,影響香港的經濟發展。

我們呼籲香港政府在維護國安的工作上要速戰速決,不要讓香港繼續停留國安時代,同時搞好經濟和民生,讓香港重新出發,脫離國安的陰霾。政府有這種思維才是關心香港,對香港好!

請分享文章,支持我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aptcha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