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中央調研不應集中經濟,而是看整體管治

2月9日,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南下深圳調研,其間,他在前海召開座談會,聽取香港特區政府經濟金融工作部署的介紹。

在座談會中,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介紹特區政府二○二五年經濟發展的方向和工作重點。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甯漢豪、孫東教授、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劉震亦一同參與座談會。

出席4小時的座談會的官員,以專責經濟及財金的官員為主,反映中央關注的焦點在於香港的經濟發展。

其實要救助香港經濟,並非只看經濟的政策,要看整體的管治。導致今天香港的經濟下滑,源於特區政府近年的各種體制、政策、言論、和手法令人失望,包括:

1)高官把對立意見打壓為軟對抗
2)壓制議會的反對聲音
3)為了擦鞋原因把香港內地化
4)實施小圈子區議會選舉
5)清一色建制派立法會,缺乏多元聲音
6)設立十八區關愛隊,浪費納稅人巨額金錢,沒作用之餘,還把香港內地化
7)官商勾結存在於房屋局,而且有議員以及高官的包庇,令市民受害
8)立法會議員沒有履行監察政府的責任
9)特首在管治上缺乏能力及遠見,喜歡做形式主義,不見得對香港有抱負和理想。
10)這屆政府用人錯誤,錯誤的委任專做形式主義的何永賢任房屋局局長,麥美娟做青年及民政事務局局長,在任內的政策對香港有極大破壞性。

其實香港特區政府的管治問題多不勝數,我們只簡單列出以上10個問題。

管治的不濟令公眾對香港的前景失去信心,令投資者卻步,經濟便一落千丈。

因此改善經濟不單應該看經濟政策,而應該改革各局所施行的政策,以及破除官商勾結,令香港成為公平宜居的社會,人們才會留下來發展,民心才能回歸,逐漸經濟自然回來!

我們盼望拿着「改革」旗幟的中央官員敢於面對問題,明白到引致香港的經濟問題來源於整體的管治質素的嚴重下滑。我們的呼籲或許言之過早,會見經濟財金官員可能只是中央研究香港問題的第一步,之後對整體管治的調研或陸續有來。

為了更準確的了解政府的管治問題,我們建議中央委任沒有利益衝突的獨立人士,檢視每個政策局的問題,並會見民間團體,聽取他們的意見,作出真正的調研,才能看到真相。知道問題的根源,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請分享文章,支持我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aptcha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