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的新年,何解?

香港自70年代從沒有這麼苦澀的新年!以上水區的花市為例,以往通宵仍然人頭湧湧水洩不通,遊人喜氣洋洋行花市,叫賣聲不絕!今年未到午夜,花市附近街頭的小販檔幾乎絕跡,小販見到沒有市場當然不會入貨擺賣,沒有街檔遊人自然更稀少!走入花市內只有幾檔商店,貨品只是毛公仔,氣氛凋零、納悶,花檔也不到10間,形成不到經濟!

人們不去拜年,因為根本笑不出開心不了,鄰居見面已經甚少給利是,因為公司都虧本不能給員工雙糧、市民沒有餘錢封紅包!朋友之間亦很少發新年賀詞貼圖!笑容消失於香港的新年。

新年的憂鬱氣氛源於香港的經濟低迷,以及人們對前景的迷惘,失望。

我們認為引致香港的低谷有幾個主要因素:1)低質的管治,這屆政府不懂搞經濟、不懂改善民生,高官笑哈哈度日;2)特首和官員擦鞋,強行在香港制度上「學大陸」令「一國兩制」國際城市失色,吸引不到投資者及遊客;3)香港人缺乏社會責任感、自私,人云亦云,羊群心理北上消費,自食其果!

要解決以上問題,除了市民要戒除自私,顧及大局,不要人做自己又做經常上大陸消費,害己害人!更重要地,中央必須聆聽及觀察市民對香港管治的觀感,見到這屆政府高官只是擦鞋度日,甚至勾結商人,向權貴傾斜,便要立即換人!要面子證明自己沒有用錯人,只會害了市民!聆聽市民的聲音,才是真正的民主,才顯出大國之風範!

香港是否有得救,視乎大國能否放下面子!


Sherry Lee

請分享文章,支持我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aptcha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