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護旗方隊邁著正步入場,升國旗、奏國歌,人們肅穆敬禮,直升飛機掛上國旗在天空飛過。
一年一度國慶節,香港在慶祝。
早早地,維港兩岸點亮國慶標語,大街小港紅旗飄揚,涂滿中國紅的巴士、叮叮車在城市穿行,節日的氣氛自然散開。
有整齊劃一、有繽紛呈現,有官方儀式、有民間活動,有集體行動、有個體創意,在國慶節表達愛國、宣揚愛國,香港正展現出更多的自覺和真誠。
這是香港由亂到治的景象。
二
掛在空中、拿在手裡、放在心上,對待國旗的鮮明態度,慶祝國慶節的現實場景,定義著香港社會的愛國情懷。
特區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社交媒體發帖說,國安法頒布實施後,我們得以自由表達愛國情懷,看到香港到處國旗飄揚,心情飛揚,分外感慨。
在香港,當“想說愛你不容易”成為歷史、愛國者挺直了腰杆,當每年的國慶節不再有示威游行、紅色成為街頭最鮮亮的顏色,愛國——這一朴素的情感、這一精神的需求,終於開始在陽光下從容地流露出來,彰顯著並繼續感召著香港的轉變。
沒有什麼時候,比在國慶節表達愛國情更為自然;沒有什麼時候,香港像今天一樣吐露著她的家國情懷。
走出了迷茫,走對了道路,走向了確定,進一步從“愛國者治港”的政治局面走到“愛國愛港型社會”,這就是香港的形勢、情勢和趨勢。
三
是否愛國,是一個大問題。
於一個人,不愛國就難以在社會中融洽發展,難以尋求內心的自洽。於一個地方,不愛國就難以擺正自身的位置,難以達成政治的穩定和社會的和諧。
反思香港二十五年的回歸史,人們可以發現這一基本的邏輯。
不愛國,事事都有不對;不愛國,處處都有衝突。當愛國者治港出現問題,愛國愛港陣營的力量不夠強大,一個政府會喪失它基本的權威,變得各種脆弱不堪,一個社會會瓦解它發展的基礎,總有各種信任危機。
不愛國,更會將這一問題從道德和倫理層面,推向政治和法律層面,成為政治對抗、社會動蕩、法治決口的主要致因。
非法“佔中”、旺角暴亂、修例風波,香港曾經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政治危機、重大社會危機、重大法治危機,都源於此,源於反中亂港勢力對國家的敵視、“一國”原則沒有擺到“兩制”的前面,源於一些人的不愛國。
香港的這些事實所昭示的就是:
愛國,才是政治清明、社會穩定、法治文明最大的一塊基石。
四
在歷史的實踐中,香港一直定義著她愛國的方式,也必須清楚地定義她愛國的方式。
愛國主義是具體的不是抽象的,是生動的不是空泛的。“一國兩制”下,愛國需要建立一個正確的認識,表現為一種基本的尊重,拿出一些實際的行動。
——要愛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要尊重和維護國家的根本制度。
——要在內部外部的反中亂港勢力面前有鬥爭精神。
愛國是愛歷史的中國,也是愛現在的中國;是愛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愛中國的現代文明。那些拋離現實的愛國,甚至對現實的中國抱有敵意的所謂“愛國”,恰是香港多年來最大的迷思,不少香港市民幾十年來不斷被欺騙被利用被迷茫的思想禍根。
參加過升旗儀式後,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社交平台說:全面准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是每個香港人應有義務。特區政府定當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加強香港人對尊重和維護國家根本制度的自覺。
現實的才是有益的,具體的才是真切的,不立足於當下的愛國,一定是消極的被動的、虛妄的輕浮的,一定會陷入歷史的悲情和文化的困局中,既不能與時代同步,也不能與自己和解。
五
從自覺地熱烈地慶祝國慶開始,香港的進步有了信度,香港社會的覺醒有了質量。
形勢大開大合,局面大破大立,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已然發生,一切都已不可逆轉。知所趨赴、有所敬畏,愛國有理、愛國者有力,香港才會真正跨入下一階段,書寫由治及興的新篇章。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良政善治新局面、繁榮穩定新篇章,都需要香港各方打開心胸、提升格局,需要香港社會看清主線和主流、認清趨勢和大勢,以對國家更理性的認識和更純粹的情懷,安放自己,發展自己,成就自己。
五星紅旗將一直飄揚在這裡,《義勇軍進行曲》還會不斷奏響,國安港安,家好國好,香港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就是這樣不會改變的興衰與共。
靖海侯
內地知名博客,資深傳媒人。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靖海侯”。
伸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