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的第五波新冠疫情急劇擴散,引發一班建制派立法局議員聯同其他人士發動「全民禁足檢測」聯署。事緣1月21日葵涌邨爆疫,兩天後(23日)以何君堯議員為首,共九位建制派立法會議員,與一眾KOL組織題為《同心抗疫,不如決心抗疫》的「網上聯署運動」,要求政府實行全民強制檢測。之後,不同的建制派議員和「傳媒人」也一一要求「全民檢測」,呼聲像野火燒不盡。
這兩天,隨着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在2月10日與其他專家唱反調,呼籲香港封城禁足揭止傳播率,聯署等人要求封城「全民強制檢測」變得更風聲鶴唳。
九位議員十位KOL 聯署罵政府「令市民萬劫不復」
聯署的文件批評政府不進行全民檢測,沒有聽取意見,剛愎自用,令香港市民萬劫不復。「過去我們曾經多次呼籲政府全民檢測,盡快清零本地感染,以達至和內地通關的基本門欄,惟政府置若罔聞,漠視市民的求救呼喚,遲遲未能鼓足勇氣,徹底打擊病毒來襲,結果社會抗疫拖拖拉拉,無限輪迴,抗疫變成了無止境的被動防守。」
組織聯署的立法局議員包括何君堯、楊永杰、 李梓敬、陳穎欣、鄧家彪、梁文廣、鄧飛、邱達根、陳紹雄。與他們聯署的「意見領袖」(KOL)包括華記、肥仔傑、大眼、可澄、德德、高松傑、空姐牛肉飯、呂志華、大衛sir、Grace。
聯署有七點要求,如下:
1)全民「強制」檢測,分「香港九龍」及「新界」2大區域,先於一區實行3-5天全區禁足令,以便進行全民強制檢測,之後到另一區進行,10天內追查及堵截香港所有隱形傳播鏈;
2)提早3天預告封區禁足強制檢測,讓市民有足夠時間準備3-5天生活必需品,逗留家中等待檢測和結果,解決政府主動派飯等人力資源不足問題;
3)要求內地提供檢測實驗室設備及檢測隊人員來港;
4)動員香港所有紀律部隊及接受政府資助之社福機構,負責封城禁足強制檢測的10天社區支援;
5)修改第599條防疫條例的過時罰則,定額罰款由5000元跳升至5萬元,以收阻嚇之用;
6)馬上推行「疫苗護照」,不容許「未接種疫苗」或「未能證明無法接種疫苗」人士進入商場、食肆、公共交通工具、政府場所等;
7) 以「粵康碼」取代「安心出行」及「港康碼」,為通關做好基礎工作。
聯署人云亦云、隨口說、天馬行空
這些由「完善了的選舉制度」下成功入局的立法會議員,以及「意見領袖」策劃的聯署建議有三種特點:人云亦云、隨口說、和天馬行空。聯署建議把香港分為兩區做強制檢查,假設每區350萬人,但香港何來人手在短時間內做檢查?雖然他們要求內地提供檢測隊人員來港,但為了「動態清零」,全民檢測要密集的進行才有效,例如一週內幾次,中央可以有這麼大量的人手長期駐守香港?聯署要求動員所有紀律部隊及接受政府資助之社福機構,負責封城禁足強制檢測的支援,那麼誰人負責維持治安,社工跟進的緊急個案全部放下不顧? 在2019年政治風暴後的香港,他們認為市民能夠乖乖禁足在家3至5天接受強制檢測?用收集行蹤的粵康碼作通關,「堅守」保護隱私的香港人能夠接受嗎?
其實,過去一年多,香港某些建制派人物以及KOL一直呼籲政府要做強制全民禁足作核酸檢測,推廣這是最好的方法, 但政府沒有跟隨,於是這些建制派帶動市民對政府不斷批評。本屆立法會於1月一開始,建制派議員陳凱欣和李梓敬立即把議題提升到立法會。陳在1月12日的行政長官答問會中要求特首「仿效內地小區及全面檢測…檢測要在一星期內全民做兩至三次」。李之後在1月19日的會議再狠批政府不進行陳所要求的「全民檢測」。隨即在1月23日出現聯署,把公眾不滿情緒帶到高峰,支持他們的市民不停在社交媒體和手機群組廣發此聯署,高呼全民檢測的聲音此起彼落。
同一時間,一些建制派新舊議員加入要求「全民強制檢測」,亦同時批評政府防疫不濟等。例如經民聯梁美芬、江玉歡、林智遠聯合發出公開意見,指「葵涌邨疫情大爆發涉及香港防疫的甩漏」、「香港不願借鑒內地經驗」、民建聯的陳勇說「向自己國家求助,一點都不丟臉」。作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陳曼琪,更把事情提升到「國家級」,對傳媒說已經請求中央政府協助香港政府進行全民強制檢查。
之後, 1月26日,一個擁有10多萬成員的藍營Facebook群組管理人更發文要求政府實施全民檢測,被批在社交媒體帶風向。帖文先引述中國防疫重量級人馬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說「難以實現全面檢測」作開頭,之後更換概念,說由於香港近日疫情反彈,政府「當務之急就是進行全民核酸檢測」。該貼文得到大量網民留言大讚,令要求全民檢測的民情更加洶湧。
建制派和KOL提出的「全民禁足檢測」是一個偽命題
種種言論是否合理的指控,還是空中樓閣?究竟香港應否實行建制派等人所要求的「全民禁足檢測」? 讓我們說清事實——建制派所提出的「全民禁足檢測」是一個「偽命題」,如果有人說香港可以做到,就是向公眾說謊。
現時,與內地一樣,香港也是實行「動態清零」,用「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策略來控制疫情,可是,由於資源及法律不同於內地,香港不能照抄內地的防控方法,而是以其有限的資源實施合適香港的抗疫策略:以「小區強制檢查」切斷傳播鏈——在確診或緊密接觸者出現的地點,即時在夜間圍封,進行大規模禁足強制檢測,結果呈陰性的才可離開,以防病毒在社区蔓延。這個小區圍封抗疫策略也得到鍾南山院士高度讚賞。
香港近日從建制派發出的「全民禁足檢測」的呼求,可以說是一個謊言。原因是:香港是不可能進行他們所指的「全民檢測」的,亦因此政府的專家都未提出要港府進行全民禁足檢測。
第一,香港根本沒有人手,在短時間內分區為逾700萬人檢查。內地的全民檢測的目標是「動態清零」,必須密集的為所有人做全民檢測才可以達到,即在不同的小區進行每人每星期最少5到7次檢查(例如深圳福田區就進行「三天兩檢」,即每三天就檢查兩次),並需要市民自願到區內檢測地點檢查。運作全民檢測,需要不同的人手,包括化驗人力,檢測站的檢測人員,和其他支援的人員。香港一直缺乏醫護人員,亦沒有像中央的長期動員能力,怎樣一下子有足夠人手做全民檢測? 在2020年9月香港政府進行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先不計算內地派來核酸檢測支援隊伍的570人,香港也要找來6,000多名醫護人員和學員負責採樣,以及4,000多名現職和退休公務員負責支援工作,共10,000人,而檢疫工作維持了14天,為逾178萬人進行了核酸檢測。
林鄭月娥在去年11月表示,按上次進行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動員大量人手,兩星期內為逾170萬人檢測,即使效率增加一倍至340萬人,為全港700多萬人進行檢測也需要四星期,即28天。以這個基數,我們簡單計算出,如要像內地般每3天進行全民檢測,所需的人手將是「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的9.33倍(28除以3),即九萬三千多人(還沒有計算每天三餐、藥物、衛生處理、和“入屋拘捕”拒絕強檢市民,所需的人手)。世界上根本沒有滴水不漏的防疫系統,病毒會不斷出現,要達到清零目標,必須重複做全民檢測。香港能夠長期提供這些人手嗎?
事實上,全世界只有中國能夠全國動員,派出警員、公務員,要求國企、事業單位、基層黨組織、以及義工,派人做抗疫工作,不計成本的以人力物力的去「清零」。就算內地可以派數以萬計的人手來香港做檢測和其他支援的工作,解決到一次的檢測的人手,那麼幾天後的下一次又如何? 怎可能像ABC那樣,找中央派人來支援香港,做一次全民禁足檢測便可,香港人在學校裏學到的數學知識、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去了哪裏?
建制派這樣要求,令到中央非常為難,簡單地說就是「擺中央上枱」,因為明知「派人來」香港做全民禁足檢測是unsustainable(不能持續的),若果中央不派人來,便令人覺得中央見死不救;如果特首不邀請中央派員,就會被批為「鄙視」國家,受到四面的攻擊。
強制檢測全面禁足 會引起社會動盪
第二,要有效實施全民檢測,需要同時實行全面禁足令,封鎖整個城市,所有人留在家中。期間市民、企業、金融服務業能否忍受與世隔絶的生活?
其實,在香港實行全民禁足檢測的一大困難是:市民不會合作。在內地,人們有普遍的服從性、以及願意為社會付出的心志。處處反對政府的政客又有否這種上下一心、貢獻社會的心志?上梁不正下梁歪,就以坐火車地鐵為例,多少人不等別人先下車,已經湧上車廂,唯恐輸給別人,反映自私的心態,這樣的民眾可以願意為香港付出嗎?諷刺的是,這些要求全民檢測的政客,長期批鬥政府,在社會帶動抱怨及投訴文化;每次出現問題,必會第一時間跳出來指責政府的錯,而不會想自己在這件事可以怎樣幫忙,被這種人耳濡目染的民眾,會願意為香港付出去檢疫嗎?
看看葵涌邨逸葵樓的居民被圍封強檢,受檢人士被禁足在處所內,直至檢測結果確定為止,一兩天不到已經呱呱大叫,市民又怎能夠接受全民禁足檢測?有份模造這種市民出來的政客,是最沒有資格批評市民不接受全民檢測的。我們還沒有討論一些社會的暗湧。有一位讀者透露她的支持黑暴的丈夫竟然希望香港多些人染疫,便可以倒林鄭月娥,由此可見,反政府陣營又怎會配合全民檢測!
雖然根據第599 章《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可立例「使任何人接受醫學監察或醫學檢驗或測試」,令市民遵守全民檢疫,但是立例要權衡對社會的影響。在現時的政治氣氛下,香港人是驚弓之鳥,如果上門強迫他們做檢查,GPS定位監控,社會的反響可想而知。 是否逃走了的全部要坐監?香港監獄容量夠不夠?
政客、KOL連同不同媒體寫手的催眠式的行動成功了,市民被他們帶動之下巳經盲目迷信國內那一套可以很容易在香港實行,說只要copy and paste大陸的一套便可以,每天在網絡群組大吵大鬧政府不「照抄」內地。諷刺的是,同一班人連在變種病毒肆虐下,檢測要輪候數個小時,也瘋癲大罵!同時又有兒子由於不想打針,在家中用鎅刀揮舞被拘捕。就連由於限聚措施,禁止到車公廟拜神也要投訴一番。
還記得政府人員派免費餐盒給受強檢的葵涌邨居民,餐盒遲了兩小時和不太熱,居民也投訴。這些人能夠忍受長期禁足做全民檢測嗎? 這只是第一天,如香港有很多個「葵涌邨」同時進行檢測,大家可以想像香港會變成什麼光景,會否「人都癲」?強制禁足行動如發生什麼意外或是悲劇,最後負責的又是政府,必定受到同一班政客的譴責,說政府這樣錯那樣錯,引致「民不聊生」,將會再次引起社會動盪。每一個政策,也要考慮社會的狀況以及後果,不可隨意推行。
經濟上不可行 國際金融中心不能停擺
第三,經濟上的不可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2020年7月重申中國的經濟可以「內循環」,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但香港是一個國際貿易與金融中心,經濟一直依靠與國際接軌,怎可以停擺? 封城禁足、然後天天做核酸,至全城沒有人確診,西安的2000例用了32天。如一個月在香港把所有工廠關閉,商店關門,所有交通停頓,市面沒有消費,很多商業機構都要倒閉,外資或許很快撤資,市民如何維持生計? 政府的庫房有否足夠儲備長期養逾700萬人?
香港的經濟模式怎能與擁有十幾億國民的中國相比?香港又怎能像香港人簡單的說一句 「照抄大陸的一套 」便可! 一位金融界的高層簡單說出封城的傷害:「如果禁足,香港就變相戒嚴,如果全部人都不能出去,股市、銀行還能正常運作嗎?如果股市、銀行停頓1周,你是金融機構或投資者,你還會在這兒玩嗎? 」還有,禁足的僱員是否仍然可以向僱主取工資?如果可以,生意停擺沒有收入的老闆又怎樣支付工資?如果不可以,員工又怎樣供樓和付租金呢? 如果全港市民也不能付按揭,銀行會否出現倒閉?市民的一生積蓄也可能化為烏有。
林鄭近日已重申香港不會進行全民檢測。她在2月4日的記者會中提到在最近的一次圍封強檢找到確診者的成效率是0.377%,比對「普及社區檢測」計劃超過148倍時,所說的一句話概括了為何香港不能進行全民檢測。「我並不是用這些數字來維護我們,好像無論大家怎樣說我們都不肯做全民檢測,但當資源不是無限時便必定要把資源用在最有效益的地方。」香港的「小區圍封」策略就是把資源集中在最有效的地方,去年更得到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高度讚揚。那麼領軍抗疫的她是否真的如議員、KOL和某些傳媒所說「剛復自用」呢?
林鄭從沒說要「與病毒共存」、「躺平」 不要混淆公眾視聽
每日過千宗染疫通不到關,就是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田飛龍幾天前的發文所暗示,特區政府不是「愛國者治港」?他還說:香港的「AO黨們」並未真心實意按照「動態清零」的原則,而是敷衍了事,參照西方「與病毒共存」,「躺平」了反而可以盡快與西方「通關」。此等言論與香港的議員、KOL和「作者」類似,是缺乏證據的指控。近日香港的專家們只是說出病毒會「常駐」的本質,從沒有主張學西方「躺平」,而只提出在此情況下的抗疫策略應該如何。而林鄭月娥亦從沒有說過要「與病毒共存」、更加沒說要「躺平」,亦沒意圖做過。把人家沒有說過的話,以暗示或明示方式,放在香港官員口中,是一些建制派政治團夥的人沒道德的做法,而且是近年才出現的,比以往的攬炒民主派更卑鄙。 不「全民檢測」不等如「與病毒共存」,明白了嗎?不要以此混淆公眾視聽,作語言偽術。
特首在2月8日出席行政會議前強調堅持「動態清零」政策,繼續以「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策略來控制疫情,並會按情況調整策略,同時爭取時間在動態清零的大前提下提升新冠疫苗接種率,以免醫療系統受嚴重衝擊。對於有說法指動態清零涉及龐大經濟和社會代價,林鄭月娥重申,保障人命、健康和醫療系統不致崩潰更符合公眾利益。同日下午,她宣布一系列有力的抗疫措施。同日,行政會議也罕有地發新聞稿高度支持特區的抗疫策略。
Omicron病毒在全世界火速爆發,很多國家每天過萬至幾十萬人確診,香港也不能倖免,這是天然災難必經之路,所能做的也如其他地方一樣只能急救。持平的說,香港鼓勵打疫苗的力度一直不夠,如果去年已經開始加大力度「谷針」增加人口的免疫力,而不是現在才作決定,那麼第五波疫情來襲的時候,確診人數必會大減。政府也應該在第五波疫情在一月初爆發時就請求中央派支援人員來港,大幅提高檢測數量和採樣點,和援建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以防醫療系統崩潰。另外,政府現時以部門各自分工,恐怕效率跟不上疫情的發展,因此可以考慮成立中央協調中心,一個類似軍機處的組織,24小時運作,成為指揮大腦,統一協調各部門,而所有部門都要服從安排。這24小時的辦公室能更有效率地對接中央政府支援的力量,並動員社會力量協助政府抗疫,將非專業工作分配給社會組織安排義工幫忙。簡單地說,要有一個大腦和動員社會力量抗疫;政府也要多一點進行個別嚴重區域的多天圍封,從而拖慢疫情爆發的速度。
這是政府現時的不足,但沒有人是完美的,政府也一樣,中國和西方又完美嗎?我們作為社會一份子,不能依靠政府做所有工作而不付出,當稍有做得不好就大罵,批評和找錯處很容易,願意貢獻的有多少人?
儘管政府有很多不足,但官員一直很努力,套用周星馳的電影《新喜劇之王》的一句對白: 「佢好努力,佢會成功㗎!」。因此,議員、KOL和寫手們怎可以在政府做得不夠好時,就指控官員跟著西方「與病毒共存」,對中央的清零政策「陽奉陰違」? 這股疫情在全世界來勢洶洶,疫情在港也失控,昨天(11日)單日確診人數1325人。導致大幅確診除了是由於病毒的強力傳染性外,也與香港人缺乏公民意識有很大關係。一月底的時候,仍然有超過兩成市民沒有接種疫苗;眾多市民在疫情嚴峻時仍到處聚集,導致確診人數大增。這就等於香港的官員是「廢官」? 動不動就說官員是「AO黨,打份工心態」。如細心觀察 ,市民在事件上的用詞都是copy and paste議員和KOL的,可見他們影響力之大。市民失去了邏輯思考的程度,令人心寒。
瑞典南韓放棄全民檢測 專家促港府改變防疫策略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經兩年,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字,截至今年2月11,新冠肺炎的全球確診人數逾4億例,導致超過578萬人死亡(過去一週共7萬3千人死亡),全球經濟損失難以估計。最近隨著Omicron在全球大幅爆發,各國認知這種病毒不會消失後,抗疫策略亦隨之轉變,雖然有些國家堅持清零政策,但有些國家開始鬆綁防疫社交及隔離限制,集中疫苗接種以防病毒擴散。
最近也有不同專家,包括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薛達Siddharth Sridhar、和身兼疫苗接種計劃專責工作小組成員的醫管局前行政總裁梁栢賢,指出由於新變種病毒已經是流感化,均呼籲政府改變防疫策略,集中兩點,1)推高疫苗接種,2)防止醫院床位不勝負荷。世衛於1月14日發表有關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的全球狀況報告顯示,現時Omicron已經快速代替了以往的Delta為主要變種,並傳播於全球幾乎所有國家。 報告指出新變種病毒的危機視乎幾個因素,包括疫苗接種及以往感染水平,指研究顯示新冠疫苗能夠為人們提供「強大保護」防止感染人士患重症及死亡。
而無論世衛、或是流行病學專家,也沒提出以全民禁足檢測為防控策略。據報道,瑞典周三(9日)宣布,即時停止大規模病毒檢測,衞生官員指檢測相關的成本到了不合理的地步,若繼續為所有人檢測,每月要用20億瑞典克朗、折合約17億港元。同日,南韓政府指Omicron傳播速度快,由於資源有限且極耗社會及經濟成本,也宣布放棄廣受讚譽的大規模的檢測及追蹤患者,資源聚焦於最脆弱社群,無症狀確診者改採居家隔離。
其實近月國內也已經有人討論全民檢測的影響及成效,反而聚焦在精準的防疫政策。根據內地傳媒《時代人物雜誌社》於1月21日的評論指出,如今中國大量的城市,稍有風吹草動就要全員核酸,防疫負擔和經濟損失沉重。相反擁有2,500萬人口的上海,用的是「精准防控疫情」,絕大部份人沒有做全民測試的,上海偏偏沒有出現像實行全民強制檢測的武漢、南京、揚州、西安那樣大的疫情爆發,市民生活如常出入地鐵不用健康碼,公共場所不會動不動就關門。文章指內地很多地方全員核酸的做法,防疫負擔和經濟損失可能反倒更重(這亦解釋了為何其他國家沒有實行中國的一套防疫政策,因為代價太大。),因此內地已有人呼籲派員到上海學習,然後複製經驗到全中國,讓每一座城市不需負上不必要的全民檢測等防疫負擔。
民主思路幹事:政治利益凌駕一國兩制
由此可見,全球應對疫情的手段已經是今非昔比。相反,香港的這些「建制派議員和意見領袖」卻無視這一切疫情防控的最新發展,以及專家的意見,仍然天天呼求僵化地模仿內地的全民檢測。
香港和內地的法律不同,市民的服從性也不同,以及兩地的社會的動員力截然不同,一國兩制所尊重的就是兩套制度,我們怎能強迫特區政府每處學習內地的做法,否則不如取消一國兩制?中央一直強調「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自稱「愛國」的議員不斷向政府施壓要香港實施與內地一樣的防疫做法,實是違反了「一國兩制」的精神,更會影響中國和香港的國際聲譽,被西方社會指控是一國兩制失敗了。以往泛民濫用了一國兩制裏面的「兩制」,而沒有理會一國,可是現在卻發生了輕視兩制的情況,一國兩制越來越模糊了,這不是好事。還記得一國兩制是保存香港人的生活模式嗎?遇到好的內地政策,香港政府可以參考,但必須實施適合本地民情以及可行的方法,就等於中國不會在香港實行西方的一人一票民主選舉,否則適得其反。以一個大國的財力人力所做到的東西要一個城市做到,是否太過分?
早前,第三路線民主思路社區幹事姚潔凝以題為《政治利益正凌駕國家大局和一國兩制》撰文,批評參與聯署的議員的行徑「缺乏國家大局觀」,與「一國兩制」背道而馳。「近日有立法會議員,聯同意見領袖,發起聯署行動,請求中央政府支援香港全民強制檢測,甚至建議要安排上門採樣,他們要求把內地防疫的一套,照辦煮碗搬到香港,這些行徑無不令巿民慨嘆,香港的《一國兩制》究竟能否行穩致遠呢?」姚坦言今天的立法會「充斥着阿諛奉承和明爭暗鬥」和「內耗加劇」。
儘管如此,全民禁足檢測的呼叫聲像Omicron般快速蔓延。2月4日,工聯會的所有立法局議員,包括吳秋北、黃國、麥美娟、郭偉強、陸頌雄、梁子穎、鄧家彪、以及陳穎欣, 聯合發放「電郵急件」給林鄭月娥,又再重複「盡快進行全民檢測,找出社區隱形傳播鏈,當局必須提高本港檢測能力以應付,有需要時可向中央尋求協助。」2月5日,WhatsApp群組出現了一封似是議員間互相傳遞收集簽名的致特首的信,共15名議員聯署,包括梁美芬、何君堯、鄧飛、江玉歡、朱國強、姚柏良、邱達根、吳傑莊、楊永杰、林智遠、張欣宇、梁文廣、陳月明、黃元山、和簡慧敏。聯署重點呼籲香港學習內地全民檢測。昨天(11日)一個自稱「愛國」團體也在報章刊登聲明,要求香港立緊急法,「宣布香港進入非常狀態,立即強制推行打防疫針,健康碼,全民檢測。」提出的要求跟其他聯署一樣,天馬行空,說有就有!
鼓吹全民檢測的人 猶如一整個「隊伍」
有一點要留意的是,在香港鼓吹照抄內地的全民禁足檢測的人,猶如一整個「隊伍」,包括建制派立法局議員、意見領袖、Facebook群組管理員、以及多不勝數的「作者」在傳媒發文推波助瀾,經過他們帶動的輿論下,市民成為更大的推手,在社交媒體以及手機群組每天罵政府不做「全民檢測」。這批要求「全民檢測」的人也不斷向公眾「洗腦」香港政府防疫如何不濟,對政府在執行抗疫工作期間出現的任何漏洞及出錯,甚至不足,執著不放,以及提出法律上不可行的方案,例如要求「安心出行」手機程式實名化和有追蹤功能,卻無視香港需要遵從《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保障個人資料私隱的規定。他們的言論持續令公眾覺得政府懦弱,對疫情防控工作愚蠢遲鈍,錯漏百出,致市民生命不管,令公眾對政府仇恨日深之餘,亦加強了他們要求「全民禁足檢測」的理據。
一位資深傳媒主編盧永雄過去一週連續三天,發一連三篇的社論「吹谷」政府進行全民檢測,提出的理據大多缺乏邏輯思考,而且充滿破綻,越說越亂。例如於2月9日的最後一篇,題為《搞1個月和搞5個月的選擇》的評論中說,只要有八成市民參與強檢已可「達到相當大的效果」,又說另一個方法是叫僱主協助確認員工已進行檢測,已可以確保有四百萬人參與,另外再有多二百萬人自願參與做檢測,就可以有八成的港人參與檢測。(香港的法例怎樣可以「強制」僱主要求員工進行檢查,他又怎樣可以令到200萬人自願參與做檢查?)
盧永雄又說,「抗疫是一門科學,做不到十足,做到八成,已經有效果。若所有人都參與的話,做一、二輪檢測已可清零,若有八成的人參與,做多一點做三、四輪檢測,也可清零。」八成人參與就可以清零?如另外兩成人裏有很多確診者不停在社區走動,怎樣清零? 他可以提出研究證實這些論點嗎? 他又說,「香港人要作出選擇,若繼續在糊裏糊塗的情況下,以緩慢清零的路徑去嘗試抗疫的話,香港人就要嚴格限聚多五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如果願意進行全民強制檢測,就可能在一個月內清零。。。」盧的所謂全民檢測真的能一個月內清零?是基於什麼研究得出的呢?這個主編連提都不敢提任何操作性的建議,包括以什麼法律理據強制市民檢查、人手安排、物資供應、每個家庭的日用品怎麼解決這些最基本問題、甚至一個月這麼大的禁足,需要多少人去維持秩序?盧永雄又說特區是跟隨西方所以沒有強制進行全面檢測,是因為「崇洋」,這是憑空想像的指控,實胎笑大方。
呼籲不可能的全民檢查,政客的目的為何?
從以上行動可見,呼籲全民檢測的團隊有意「咬住」政府不放,而且正在不斷加大力度。
其實早於在2021年3月,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已經在一個研討會上指,香港難以實行全民禁足檢測:「香港全區(進行核酸篩查)有困難,但一個小區採用,很積極治療,這是很難得。」直至今天,專家的意見也沒有改變。只有在2月10日,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公佈港大的研究,以流行病學模型推算以政府現在的社交距離手段,3月中下旬每日將新增2.8萬人染疫,因此建議政府封城「急不容緩」,但這位學者並沒有提出如何執行,而純粹以學術角度拋出一個沒有考慮實際情況的建議,不多不少製造了恐慌。同日,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在商台節目的發言,一語道破問題。他說以本港300萬家庭計算,如果能確保每日將三餐送達市民,同時有專車接送市民外出看醫生及覆診就可以「禁足」。
根據政府數字,截至1月11日,香港的整體確診個案是12,980宗,排名在全世界國家和地區的第170位以後,每100萬人口有1,754宗確診個案,每100萬人死亡個案為28宗,是全球平均的百分之四。截至昨天(2月11日),香港共16,583人確診,共216人死亡,而在人口和大小與香港接近的星加坡,累計確診近44萬人,共882死亡。相比星加坡和其他地方,香港的抗疫不也是一個成功故事嗎?
為何這批建制派議員、意見領袖,和傳媒寫手不告訴香港人這些事實,而重複要求香港政府做「不可能」的強制性全民禁足檢測。難道這些建制派議員以及一眾助攻人士以為他們比鍾院士和袁教授等專家更懂得控制疫情嗎? 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本的目的不是為了全民檢測,而是當政府拒絕要求時,就可以帶領公眾譴責官員,影響政府和特首的威信。這純粹是推測,但如果這個推測正確的話,這些人最不想香港疫情轉好或者政府推出有效措施,令他們失卻批鬥政府的藉口。
1月27日,林鄭月娥政府緊貼專家意見,宣布推出一系列凌厲的防疫措施,包括由2月24日起推行「疫苗通行證」,當時接種第一針的比率只有78.6%,而政府的目標是90%。2月4日,為防止醫療系統承受嚴重壓力,她再宣布密切接觸者改為家居檢疫,而竹篙灣檢疫中心接收無症狀輕症確診者。當局亦預告無症狀患者將來可能亦要家居隔離。不出兩週,2月6日,特首宣布接種首劑疫苗的合資格人口,突破八成,正向政府九成的目標邁進。 2月8日,政府對疫情步步進逼,加辣「谷針」,宣布增加六項表列處所,包括商場、百貨公司、超級市場、街市或市集、宗教場所、理髮店或髮型屋,市民進入這些處所須使用載有疫苗接種紀錄的安心出行。
正當政府推出令人士氣高漲的措施時,當晚自稱「基督徒」和自稱藍營的KOL何志光聯合網台“星滙網”在Facebook做直播,題為《政府黑衣聯手迫確診者入社區播道》,期間播放一段未經證實真偽的市民錄音,指醫院按衛生署指示拒絕接收懷疑確診者,期間收聽的網民情緒激動,在直播中留言以粗口鬧官員、又說「政府卑劣」、「冇黑暴反佢,就惡晒」、「因為知道自己冇得連任就做衰格事情」、「唔幫襯超市、市政街市和商場,去小商舖幫襯和網購,睇林鄭拖垮香港經濟」、「差百分之五至十就叫啲老人家去打針,係咁隊死啲老人家,呢個政府不知所謂?????」、「淋病目的明確,陰謀背後危害香港以至禍及祖國,配合西方錯激中國」、「冇得出街冇得返工冇得搵錢,焗住我啲正常人出嚟暴動」、「真係要上街反政府」。
先不猜測這些是否受僱的網軍,這種盲目的群情與2019年黑暴前夕是否似曾相識?背後也是有一班在社會有聲望的議員和傳媒推動。「全民檢測」跟「五大訴求,決一不可」不也是很相似的口號嗎?所要求的也是政府不能辦到的,而雙方都志不在是否能達到訴求,而是要捉著政府這個「獵物」不放。假設政府屈服,強制市民進行全民檢測,官逼民反,會否再一次激發數以萬計的市民上街?背後推動的人最終目的是什麼? 值得大家深思。
不與中央撥亂反正目標背道而馳 成為亂港者
特首在2月8日見記者時宣布,中央會派檢測員陸續來港提供支援,而今天(12日)港澳辦在與特區官員會面後表示中央會根據特區政府提出的需求,派遣專家組赴港,協助核酸檢測和援建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的工作。昨天(11日)聯署的其中一員李梓敬議員(也是網紅KOL)發出最新的視頻,標題寫上「KOL議員聯署發威,林鄭屈服求中央?」,言論不但增加聯署人士的「正義性」,還把在疫情嚴峻時,一個地方政府向中央請求幫忙,扭曲為政府的弱點。
面對這場世紀疫症,每個地方的政府也是在錯誤中學習如何應付,香港政府也一樣,在錯誤、不足、遺漏、預案不夠精準、和各種限制中跌跌碰碰走過來。可是,這批高叫「全民檢測」口號的建制派議員、KOL、傳媒人、和作者,卻一直無限擴大政府的錯誤、並作沒證據的指控,加速民怨,令社會動盪不休。這不單妨礙政府抗疫的施政,更會深化地削弱政府的權威,最終動搖香港的行政主導體制。
疫症是一個天然災難、而「核酸檢測」本為一種醫學化驗,但都成為了政治工具,在世上聞所未聞。 我們呼籲每月拿取逾10萬元薪酬的議員們能集中在議會中議政,實事求是,不與中央的撥亂反正目標背道而馳,否則不能助港,只會亂港,成為亂港者。
完
相關文章:
不需要全民檢測,但應對有確診人仕的屋邨,小區,或整幢大厂迅速強檢及隔離。對違規者加重刑罰。加強空運,海運,陸運進口货物及進入香港的港人,旅客,外傭的檢測隔離措施
不需要全民檢測,但應對有確診人仕的屋邨,小區,或整幢大厂迅速強檢及隔離。對違規者加重刑罰。加強空運,海運,陸運進口货物及進入香港的港人,旅客,外傭的檢測隔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