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生命至上”,4分鐘AED圈更有必要


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的趨勢下,目前國內多個城市提出構建15分鐘核酸“採樣圈”目標。

一、既然有了“15分鐘核酸圈”,“4分鐘AED圈”更有必要。

根據國家心血管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每天約1500人因心臟驟停而離世。每分鐘,1個人。一個中國人,一生死於心源性猝死的概率是1/33。

心源性猝死者,不光是老年人。因為生活、工作壓力,不良生活習慣、健身,中青年心源性猝死的比例也越來越大。網上沸沸揚揚傳播的年輕人猝死,很多都是心源性的。演員高以翔猝死,如果有一台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自動體外除顫儀),或許就能救得回來。

心跳驟停,每晚一分鐘搶救,生存概率降低10%,超過4分鐘,腦組織會發生永久性損害。這就是所謂的“黃金四分鐘”。而中國救護車到達現場的時間為12-18分鐘。

目前,心源性猝死,只有1%的人能搶救回來。

但只要公共場所配置“救命神器”AED,在1分鐘內實施心肺復蘇法(CPR),3分鐘至5分鐘內進行AED除顫,可使心臟驟停患者生存率達到50%至70%。

AED操作簡單,本身就是為普通人操作設計。關鍵在於,如何在4分鐘內獲得AED。

AED操作簡單,讓市民在4分鐘內獲得AED。圖為2019年9月14日,工作人員在安徽省合肥市地鐵站安裝自動體外除顫器。圖片:Zhang Duan/Xinhua


所以,在全國一線和二線城市(5.05億人),配置4分鐘AED圈。這樣每年能救回15萬人。每年!

AED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密度概念,因為城市是立體的,上下樓、尋找都要花時間,更科學測度方式是“每10萬人擁有量”。目前全球AED普及率最高的國家是日本,每10萬人大約配有397台。美國每10萬人約配備317台AED。

我在網上找了中國一些城市的數據。

深圳,已配備14158台AED,配備率為80台/10萬。

北京,“2023年底前,全市配置AED總量不低於5000台”,配備率為23台/10萬。

上海,截至2020年1月,共安裝AED數量為2708台,平均每10萬人擁有10.8台。

成都,根據紅星新聞2021年6月的報道,“約100台AED”,配備率0.5台/10萬人。

南京,根據南京日報的報道,全市約2000台AED,配備率21台/10萬人。

武漢,2019年,“將陸續在公共場所配置500—1000台AED”,配備率7.3台/10萬人。

廣州,據衛生健康委統計,截至2021年8月,全市布設1028台,配備率5.6台/10萬人。

鄭州,只有一條新聞“地鐵終於有AED了,首批276台已入駐”,配備率2.2台/10萬人。

杭州,計劃到2022年全市公共場所配置4200台,配備率34台/萬人。

在全國一線和二線城市,配置4分鐘AED圈,每年能救回15萬人。圖片:中產財經生活


全國範圍看,截至2018年,AED安裝量約為1.5萬台,平均每10萬人只有約1台。近年數量有上升,但據業內人士介紹,未超過10台/10萬人。

中國的AED還遠遠不夠!

AED不貴,一台3萬元。除了2、3年更換電極、電池,幾乎沒有維護成本。如果按300台/10萬人,配置AED,北京需要18億元;上海需要23億元;南京需要8億元。

全國一線和二線城市(5.05億人)把AED配備率提升到300台/10萬人,也僅僅需439億。 一次性投入,5年可挽救75萬心臟驟停的人。

比起15分鐘核酸圈,4分鐘AED圈,便宜太多太多了。

二、我們要為15分鐘核酸檢測圈,付出多大成本?

東吳証券對此進行了詳細測算。中國所有的一線和二線城市(5.05億人)實施常態化核酸,如果嚴格按照 48小時核酸,全年開支或高達1.45萬億元;72小時核酸,全年開支為9800億元;一周一次核酸,全年開支為4200億元。

如果按照高風險地區、中風險地區、低風險地區進行區分,分別採取48小時、72小時、一周一次核酸, 那麼總體費用支出約為6670億元。

上海正在加緊構建“15分鐘核酸服務圈”。據內地上觀新聞報道,截至5月10日,全市的常態化核酸採樣點超過9000個。圖為白玉蘭廣場核酸採樣點。圖片:網上


按照精細化管理的6670億元支出來看,這筆費用相當於2021年全國GDP的0.58%,相當於全國財政收入的3.25%;相當於2021年,全國2.4萬億醫保支出的25%左右。

所以,15分鐘核酸檢測圈,5年費用為3-7萬億。而根據國內相關研究,奧密克戎在中國導致的死亡上限在155萬人,實際上,死亡人數會遠低於這個數量。

70000億,救回155萬;439億,5年救回75萬。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國醫療工作的宗旨,所有的中國人都是同胞,所有的疾病都是惡魔。 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建立4分鐘AED圈呢?


劉遠舉
FT中文網、騰訊大家、新京報、南方都市報、澎湃等媒體專欄作家,多家智庫研究員。關注時政、財經、互聯網,作品見於中外媒體。提倡深度的分析、冷靜的理性、客觀的態度,還有有溫度的情感。


文章來源於劉遠舉的微信公眾號“常識和洞見”。本報得到作者同意轉載文章。

請分享文章,支持我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aptcha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