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希伯來王國位於迦南,被稱為“上帝應許之地”,就是後來的巴勒斯坦。
在其第三任王帝所羅門王死後,王國分裂成兩個國家,北方的稱為“以色列王國”,南方的組成了“猶太王國”。兩個世紀後,即公元前8世紀中期,亞述國征服了以色列王國,包括國王在內的數萬名猶太人被俘虜,離開故土迦南地,亞述人把他們流放到一些遙遠的地方,他們也逐漸在世界消失了,在歷史上被稱為10個遺失的以色列部落。
之後於公元前586年,南方的猶太王國再被巴比倫攻陷,很多猶太人在沙場戰死,國王和貴族也成為巴比倫的階下囚,猶太王國正式覆亡,終結了古代希伯來人的國家。之後餘下的猶太人在巴勒斯坦一地經歷不同民族的統治,公元1世紀,猶太民族反抗羅馬人的起義失敗後,被迫離開了巴勒斯坦,猶太人的歷史進入了一個流散的時代。「在此後近兩千年的時間裏,猶太人成了一個沒有祖國,四海為家的世界性民族。」長期研究以色列和猶太問題的雲南大學歷史學教授肖憲在其著作《以色列史話》中寫道。
這就正式開始了猶太人的“大流散”,他們飄流到各地生活。沒有國家保護的猶太人在不同國家,尤其歐洲的德國、西班牙和俄羅斯,也包括法國和英國,遭到不斷的欺壓、驅逐、隔離、殘害、或屠殺。
無論猶太人如何忍氣吞聲、刻意在異地被“同化”,有些人甚至擁有財富及學術成就,也不能改變人們根深蒂固的反猶思想。在歐洲等國,猶太人無力擺脫反猶的厄運,世世代代如同活在一個重複的惡夢裏。直至19世紀猶太復國主義終於萌芽,激發猶太人重新在故鄉巴勒斯坦恢復猶太人的國家。
推動這次運動的人是一位猶太裔記者——西奧多·赫茨爾(英語:Theodor Herzl;希伯來語:בנימין זאב הרצל)。這位記者之後成為舉足輕重的猶太復國主義者,經過不斷的努力,他改變了猶太民族的悲哀命運,為猶太人立國,被譽為“現代以色列的國父”。
他的名字是西奧多·赫茨爾。
西奧多在1860年生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18歲時隨家人移居奧地利的維也納。他出身於一個富裕的猶太人家庭,自幼喜愛文學,但在父親的堅持下,他在大學修讀法律,取得法學博士學位。最後他卻選擇從事文學創作和新聞寫作。1891年,他更成為了維也納《新自由報》駐巴黎記者。
生長在一個中產階層的家庭的西奧多,早年並沒有感到反猶主義的影響,直至在1894年他在巴黎目睹遍及法國的反猶浪潮,感到非常震驚,意識到同化並不能解決猶太人問題,自此他一直探索猶太人的出路在哪裏?終於他醒悟到要永久性地解決猶太人問題,唯一辦法就是猶太人建立自己的國家。
這個思想一直纏繞着他,西奧多於1896年在激情下寫出偉大的著作《猶太國》(The Jewish State),詳細列出如何解決猶太人問題的計劃。這本書引起了強烈的反應,很多人嘲笑他痴心妄想,主張“同化”的上層猶太人也反對它,但他的主張受到基層的猶太人熱烈的擁護。在他的努力下,猶太人復國主義運動成為了一個國際性的政治運動。1897年他在瑞士的巴塞爾召開了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通過《巴塞爾綱領》,明確提出:「在巴勒斯坦為猶太人建立一個得到公認的、有法律保證的民族家園」。
可是,西奧多因積勞成疾,於1904年去世,享年44歲。但他的努力並沒有白費,1948年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立國,隨即英國結束對巴勒斯坦託管地的統治。西奧多的夢想成真,猶太國終於奇蹟地重現。這印證了他在其著作《舊新土地》(Old New Land)中的名言:“If you will it, it is no dream.“(只要你願意,這就不再是夢),此言成為了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流行口號。
猶太裔記者西奧多的故事,印證了記者的堅持個性在世界所發揮的影響力,是足以改變一個民族命運的。西奧多憑著記者要盡力解決問題的性格,經過不斷的思考、分析、和研究,終於找到解決猶太人問題的方案,就是重建屬於自己的國家。這位富家子弟情願選擇做記者這種辛勞的工作,而不做律師,也反映了記者的工作有著不能言傳的吸引力。
對我們來說,沒有工作比做記者更有趣。這是金錢不能買到的,當中牽涉對正義感的熱愛,因此金錢的誘惑並不能夠改變我們不做記者,更不能動搖我們尋真相的原則。簡單來說,記者工作的挑戰性,以及帶來的成功感,是可以令人上癮的,可謂欲罷不能!
西奧多絕對是記者的代表人物,希望現今的傳媒工作者能夠從他的生平得到啟發,並得到力量不停步。沒有事情是不可能的,只要我們不放棄的按著真理繼續下去,奇蹟必會發生。If you will it, it is no dream.
透視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