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他,但配不上他

現在的紀念,是一種傳統的樸素感情。

但是,中國人配得上他嗎?

他是一個大力推進改革開放的人。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談為什麽改革政策與社會輿論沒有了良性互動。某種程度上,這是當下中國改革進程中一個關鍵,但卻被忽略了的問題。

傳統媒體時代,市場化媒體精英對改革政策有著較強的敏感性,會引導政策與輿論的良性互動。隨著自媒體興起,傳統媒體精英消散,無法完成昔日功能。

對自媒體而言,缺乏能力去深度解讀政策,更重要的是它們沒有興趣。對自媒體來說,需要的是能撩撥情緒的一部分。比如統一大市場,在民間輿論場,在互聯網市場、在資本市場,都被導向了情緒化的解讀。

與此同時,網民構成從最初的大專、本科占主導,過度到初中占主導。自媒體崛起,會因為流量而主動貼合大眾觀念。而普羅大眾不具有經濟學的、市場的知識,只能用傳統的計劃經濟式的、重物質生產的觀念與直覺去解釋經濟現象。在無數人的轉發選擇中,只有迎合這些觀念的自媒體,那些專家、大V,才能凸顯出來。

於是,反市場、更傾向於保守、煽動情緒的專家,成了“良心專家”,在節目中面對青年侃侃而談。而那些市場化的聲音,那些頂層政策中更具改革精神,肯定市場價值的聲音,消失在普羅大眾的轉發之中。

最終,這些凸顯出來的無數自媒體,聚集起來,就可以設置話題、形成輿論、逐層擴散,影響政策,讓他的聲音更顯單薄。

劉遠舉的公眾號文章的其中一個留言很有深度,寫道:「國家的現代化一定先是思想現代化然後才是物質的現代化。」
也有人留言,認為劉遠舉這篇文章也是“情緒”。這是情緒,還是「愛之深,責之切」的激情?大家可以讀後判斷。


他是力推互聯網的,平台經濟也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一環。但語文老師的文章;幾個記者的情緒;甚至一條微博,都能通過十萬加、熱搜直接影響到具體部門。

民間輿論在狂歡:記者砸互聯網;老百姓在反對學英語、驅趕外資;年輕人在反對市場經濟;某些專家在反對改革、反對開放。

他應該是會上網的,刷到這一切,不知道他是否痛心難言?

某種程度上,民間輿論場不但不能與改革性的頂層政策相互響應,更糟糕的是,某種程度上,民間輿論已經阻礙了改革開放的深化,反而成為了一個自我實現的阻礙改革開放的預言。

其實,中國的改革開放,不是中國人爭取來的,而是鄧小平帶給中國人的。中國人也配不上他。

過了四十年多年的好日子,但現在,不但很多中老年人在痛罵市場經濟,反對改革,連年輕人也有過之而無不及,反對得更加激烈。他們對未來的期待,是國家計劃經濟給自己分房子。

年輕人的確遇到了困難和困惑,社會發展總會有問題,但不去讀書,不去找社會的正確答案,卻希望回到計劃經濟國家分房子。

這很難說配得上他。

在紀念他,卻配不上他,此為最可痛哭之處矣。


劉遠舉
FT中文網、騰訊大家、新京報、南方都市報、澎湃等媒體專欄作家,多家智庫研究員。關注時政、財經、互聯網,作品見於中外媒體。提倡深度的分析、冷靜的理性、客觀的態度,還有有溫度的情感。

文章來源於微信公眾號“常識和洞見”,本報得到作者同意轉載。

請分享文章,支持我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aptcha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