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傳奇1:Billie Holiday苦澀晦暗的一生


1958年Billie Holiday推出的專輯《Lady in Satin》,是個人最鍾愛的一張專輯,也是她去世之前所參與錄製的倒數第二張專輯。《I’m A Fool To Want You》是唱片的第一首歌。那時她已完全倒了嗓,四十多歲的聲音卻宛如一個老嫗,但正是這樣的滄桑和淒涼,讓這張專輯的歌曲增添了一份攝人心魂的淒美感。

這張專輯灌錄18個月後,Billie Holiday因藏有海洛英而入獄並終死獄中,這顆如慧星般美麗而孤獨的個體,就此殞落。

Billie Holiday的整個人生就像一部悲情小說般令人傷感。當飢餓、愛和毒品最終將她吞沒之時,她才44歲。而她所遺留下來的珍貴錄音仍在訴說着她的故事,總有些樂迷從不厭煩地一遍又一遍地聽着她的歌曲。喜愛她Billie Holiday的人都親切地叫她Lady Day。她是美國一個開創性的爵士樂及流行歌手,被公認爲20世紀最重要的爵士樂歌手之一。

談起最經典的爵士樂女歌手,離不開的兩個名字,便是Ella Fitzgerald和Billie Holiday。

兩人都是流芳後世的黃金年代最偉大的歌者,但卻又截然不同。有人形容Ella Fitzgerald是“陽光”,歌聲永遠那麼飽滿而悠揚婉轉,技藝嫺熟。而Billie Holiday的歌聲乃至今天都仍然有爭議。沙啞的聲音、拖得很慢很長的旋律、獨特的節奏感、憂傷得幾乎讓人不忍心聽下去,這些都是Billie Holiday的音樂特質。Billie Holiday聲音沙啞沉厚,當中有豐富的曲線和質感,又有份原始的莫名荒涼,她輕輕唱一個字,似乎裡面都會有萬千故事,加上她那傳奇地抑揚頓挫的一生,讓人無法抵擋地迷醉其中。

但是無論歌聲如何的悲涼,卻又讓人沒法停下來,因爲她的歌聲承載着她本人從來不曾放棄的尊嚴與藝術,帶着一種奇妙的懾人魂魄的音色。


十歲被強暴淪爲雛妓  被製作人發現

Billie Holiday的一生和她的音樂一樣苦澀晦暗。來自破碎的家庭,1915年她的母親Sadie生下她時才13歲,她的父親也才15歲。她在平民窟裏掙扎長大,生活是動盪不安的,鮮少安定。因爲父母親的不管不顧,十歲被強暴後就淪爲雛妓,直到十五歲在紐約一家Club裏表演被製作人發現,Billie Holiday的日子纔有一點光采。

1932年的一個寒冷的夜晚,Billie Holiday餓着肚子動身出門,從第145大街一直走到第133大街,走遍每一間娛樂場所設法找工作。她走到Jerry Preston開的Log Cabin Club,試着跳了一會兒舞。又開始和着琴聲歌唱。店裏的客人們拿酒杯的手都停住了。他們轉過頭來看着她靜靜聆聽,慢慢地,他們全都開始落淚。

老闆Preston走過來,搖了搖頭對Billie Holiday說:“孩子,你贏了。” 當時她演唱了兩首歌,一首是《Trav’lin All Alone》,另一首是《Body and Soul》。

當時她演唱了兩首歌,一首是《Trav’lin All Alone》,另一首是《Body and Soul》。《Trav’lin All Alone》表達了歌者的孤寂,而《Body and Soul》是有關她被愛人離棄。店裏的客人們拿酒杯的手都停住了,慢慢地,他們全都開始落淚。

這首《Body and Soul》是Billie於1940錄制的版本,內容關於她非常依戀離她而去的戀人。


把歌唱成自己的風格  曲畢哽咽走下舞臺

Billie能將每一首歌曲都唱成自己的風格,這似乎是每一位偉大的歌手都具備的共性。她把自己的嗓音看作一件樂器,憑着自己的感覺表演。她的歌聲時而溫柔,時而風趣,時而嘲諷,時而悲傷。她總是忠於自己的情感,正是這點使得人們落淚。Billie曾說:“你得心懷真切的情感,這樣當你唱的時候,人們也會感受到那種情感。”  每次曲畢,不管觀衆如何瘋狂鼓掌還是此起彼落的嘆息,Billie Holiday從不迴應,也拒絕謝幕,兀自哽咽着走下舞臺。

《Strange Fruit》是Billie Holiday最受爭議的一首曲子,也是最能表達她個人甚至整個舊社會種族歧視的悲劇。歌詞是詩人Lewis Allen的一首抗議種族歧視的詩,掛在樹上的Strange Fruit其實指的是美國南方三K黨及種族極端主義者把黑奴吊死在樹上的景象。

一開始,Billie對這首意象昏沉而驚聳、氣氛陰森的歌頗感迷惑,然而她的直覺告訴她這是一首能讓她把心底鬱積的情感宣泄出來的歌。她唱了它,這首歌讓她從唱藍天、明月愛情一類情歌的俱樂部歌手變成「時代裏偉大的歌者」。1939年,在Billie Holiday獻唱的日子,《Strange Fruit》都會安排在曲單的最後。因爲當時種族歧視之甚,連Billie Holiday 本人都不被允許留宿在晚上表演過的酒店。

那年代尚有種族隔離的不平等風氣,連在音樂圈也是一樣。Billie Holiday縱使才氣縱橫又擁有大批支持者她的歌迷,電台上她的歌曲最高總是只能攀升至第二名,第一名則被保留給白人歌手。這是音樂圈的現實,但音樂人可不,音樂無國界,當然也不分種族,即使Billie Holiday受到這樣的打壓,她的歌聲仍舊傳送到了音樂人耳中,其中與Benny Goodman一直有合作關係的另一位爵士女伶Peggy Lee也敗倒在Billie Holiday裙下。除此之外,Billie Holiday曾經與Count Basie和Artie Shaw的樂團演出,是爵士史上第一位與白人樂隊同台的黑人歌手,這在當時是個空前絕後的創舉。

《Strange Fruit》是Billie Holiday最受爭議的一首曲子,也是最能表達她個人甚至整個舊社會種族歧視的悲劇。這是她於1939年錄制的版本。


敘事歌成個人招牌  《Gloomy Sunday》被稱自殺歌

由於《Strange Fruit》的聲名大噪,這樣的敘事歌(ballads)成為Billie Holiday個人的招牌,促使她在往後錄製了許多像這樣慢板的敘事歌曲。1930年到1940年間Billie Holiday錄製了好幾首在爵士樂史上佔有非常重要位置(也奠定她在爵士樂史上位置)的歌曲:例如和saxophone大師Lester Young的作品集、和搖擺大樂團指揮Count Basie及Artie Show的作品,以及1939年所發表的《Strange Fruit》和非常富有藍調感覺的《Fine And Mellow》等作品。

曾經有首被稱為自殺歌曲的《Gloomy Sunday》,在網路上大量流傳,流傳的版本是Sarah McLachlan所唱,事實上這首歌在1941年首先由Billie Holiday唱紅,也是在《Strange Fruit》之後所錄製的。

這首由匈牙利自學成才的作曲家Rezső Seress)(1899-1968年)譜寫於1933年的歌曲,原名為《Vége a Világnak(世界末日)》,以樂譜的形式發行,隨後歌詞改用詩人 László Jávor的版本,歌曲則於1935年在匈牙利以 《Szomorú Vasárnap(憂鬱的星期天)》的名稱錄製發行。這首歌曲散佈到到美國的時候,大部份的人稱其爲《匈牙利自殺曲》,在1936年被Sam M. Lewis 以及Desmond Carter 改編成英文,直至1941年Billie重新爲它命名爲《黑色星期天》,才真正地廣爲流傳,當時甚至一度遭到了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國際知名電臺的禁播。《黑色星期天》已經被改編多次,它的魔力似乎也隨著多次的改編而逐漸流失。

到底這首曲子有什麼魔力,可以在短短的幾年內造成至少150起自殺事件?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普通的認為1933年正好是經濟大蕭條的高峯期,那是工業革命以來全世界第一次的經濟衰退,據統計當時歐美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失業,而不久之後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些緊網的氣氛都有可能促進自殺。

匈牙利的自殺率在各國中原本就是偏高,因此《Gloomy Sunday》只是剛好突顯出這件事。這首歌曲本身就是慢節奏,悲傷的旋律,自然會影響聽者的心理,再加上媒體的渲染介紹,強化了大衆對此「自殺歌曲」的印象。Sarah McLachlan的演繹確實令人不寒而慄,但在聽過Billie Holiday後,你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生不如死。

Billie非常富有藍調感覺的《Fine And Mellow》(1957現場表演),歌曲關於她的愛人常常酗酒及賭錢,而且對她刻薄,令她常常不想回家!

慢節奏的《Gloomy Sunday》旋律悲傷,自然會影響聽者的心理,再加上媒體的渲染介紹,強化了大衆對此「自殺歌曲」的印象。其實這敘事歌的內容是關於歌者夢見伴侶死去非常傷心,想與他共赴黃泉,及後醒來發現另一半仍然睡在自己的心口,才發現自己原來很愛丈夫。這首歌很有生命的反思,讓人學會珍惜,歌詞非常坦率。


40年代事業頂峯  深陷酒精毒品

1940年代中期是她事業的頂峯,但也是她的生活走向混亂的開始。深陷酒精毒品,感情生活不順,失去母親的悲痛,一件件事情壓垮了她。Billie Holiday是個性格多變的人物,她和親友的關係雖然並不融洽卻又是最真情流露的女歌手。她在尚未藥物成癮前酗酒的生活型態也讓她的歌聲出現瑕疵,並對她的身體造成損傷。而她仍始終用強大的情感渲染力和充滿靈魂性的唱腔觸動着人們的情感。

1946年,Billie首次在Jazz at the Philharmonic爵士樂現場專輯系列中亮相。她和Coleman Hawkins以及擔任次中音薩克斯風手的Lester Young一起表演了《The Man I Love》。1952年Billie透過Norman Granz向Mercury Records簽約,她在Granz的Clef唱片也首次錄製歌曲《You Go To My Head》,並收錄在專輯Solitude當中。過了幾個禮拜後她爲同一張專輯錄制了另一首扣人心絃的作品《Tenderly》,讓她一躍成爲衆人愛載的爵士樂歌手。這個錄音計劃還有Oscar Peterson,擔任次中音薩克斯風手的Flip Phillips參與其中,Charlie Shavers的弱音小號和Barney Kessel的吉他彈奏也爲整場錄音增色不少。

1954年她在歐洲展開巡迴演唱,其中一場在Royal Albert Hall的演唱會,現場人數多達六千人;這在當時是相當盛大的場面,我們現在所認知的搖滾演唱會動輒萬人,但身為爵士女歌手,又是在演唱會尚未盛 行的50年代,能擁有這樣一批聽眾確實令人眼睛為之一亮。不過也有許多樂迷反應實在無法承受Billie Holiday的現場演唱,她的每次演唱都像是在為自己苟延殘喘的人生哀悼,彷彿聽完整場演唱會就像聽完她人生完整故事一般痛苦,這要在你聆聽過 Billie Holiday才能切身感受。

隨着她在Clef唱片公司推出若干專輯後,當1956年製作人Norman Granz成立Verve Records,Billie也轉往該唱片公司,並錄製出這首經典代表作《Lady Sings The Blues》。有人曾說此時的Billie Holiday早已被毒品腐蝕殆盡,留下不可修補的損傷。但是在聽到《 Ill Wind》時,還是能隨着Barney Kessel的吉他伴奏以及Ben Webster的演奏下聽見她獨特的詮釋,儘管Billie的嗓音被毒品所傷,但她渾然天成的演唱技巧和音準仍舊無與倫比。

在1956年後期,爲了要慶祝她的《Lady Sings The Blues》專輯發行,她在卡內基音樂廳的演唱會上唱了許多她膾炙人口的作品,包括動人的《I Cover the Waterfront》。1957年1月Billie爲Verve Records所進行的倒數第二個音樂錄製計劃,其中一首就是《One for My Baby (And One More for the Road)》。這首由Harold Arlen和Johnny Mercer所寫的經典歌曲早先是在十年前由Frank Sinatra所詮釋,等到1958年Frank Sinatra又再度爲他的《Only the Lonely》專輯錄制這首《One for My Baby (And One More for the Road)》。

扣人心絃的作品《Tenderly》,讓她一躍成爲衆人愛載的爵士樂歌手。

當1956年製作人Norman Granz成立Verve Records,Billie也轉往該唱片公司,並錄製出這首經典代表作《Lady Sings The Blues》。此歌描述愛人將離開她,而她會以藍調唱出她的憂鬱。


1959年吸毒被送醫院  警方拘留與世長辭 

1959年3月11日這天是Billie最後一次進錄音室錄音,她和Ray Ellis以及他在紐約帶領的樂隊共同完成的最後一首歌就是《Baby Won’t You Please Come Home》。四天後Lester Young過世對Billie來說打擊相當大。過了兩個月她則是因爲毒品使用的問題被送進醫院,但她被第一間醫院拒絕收留繼而轉往另一間醫院,但Billie於治療期間仍舊繼續使用毒品。在六月初被護士發現後報警處理,即便她人在醫院也同樣遭到警方逮捕。過了一個月後,Billie 在住院期間和被警方拘留的情況下與世長辭。

除了當歌手之外,Billie也以演員的身分在電影New Orleans中亮相。這部內容描述爵士樂誕生的電影作品除了有好萊塢般的愛情故事外,她也和同劇演員Louis Armstrong合唱了歌曲《Farewell to Storyville》。三年後兩人也一起錄製了歌曲《Sweet Hunk O’trash》。

Billie Holiday無論處在哪個年紀,她在表達歌曲時的成熟度總是大大超越任何其他爵士歌手,這與她童年所經歷過的風霜有絕對性的關聯。她不是比其他人天生更敏感心細,而是被迫必須提早面對人生的諸多無奈與黑暗面,這就是為何說聽Billie Holiday會使人崩潰的原因,你無法想像一個芳齡不過20的少女怎會承載著如此沉重的憂愁,她的歌聲同時背負著她的美麗與哀愁,就如同B.B. King所說:「Billie Holiday是爵士歌手的先驅,當我們失去她時,我們失去了之前從未擁有過的東西,我相信,她離去後,我們也再也無法擁有了。」

聽Billie唱歌,許多人都被感動到落淚。與其說她是在唱歌,還不如說她是在娓娓道出令人心碎的故事來得更確切。她的音域雖不寬廣,但卻滲透出生命幻滅的悲壯,令她在離開多年後,仍被無數歌手視作最崇敬的對象。我想,如今我們每一次因聽她的歌而產生的感動,都是她用自己一生的苦痛爲代價,才能唱成如今這樣動人的歌。


樂言
音樂是一種集合人文、地域、歷史、過去與現實,而又令人愉悅的藝術,這正是讓筆者樂在其中的原因

請分享文章,支持我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aptcha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