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象與騎象人幸福的假設》— 幸福是真實存在的

我最近買了一本經典的心理學書,獲益良多,忍不住要推薦給大家,這本書《象與騎象人幸福的假設》的原著是於2006年出版的暢銷心理學書 《The Happiness Hypothesis:Finding Modern Truth in Ancient Wisdom 》。

這是一本關於積極心理學的書,作者強納森.海德 Jonathan Haidt 是「積極心理學」的泰斗,他本科畢業於耶魯大學哲學系,之後在1992年在賓大完成心理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道德心理學,及後於1999年投身積極心理學的研究。


人的心理是感性與理性的拉扯,如象和騎象人

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 是心理學的最新門派,其重要性逐漸廣為人知。 原來積極心理學不僅用於治療情緒病,還可以栽培天才,同時讓人們的生活更充實。積極心理學家認為積極的個人特質、積極的觀念,和積極的教育有望改善人類的生活質素。

雖然作者海德是心理學家,但他在此著作中融合了心理學、哲學、倫理學、宗教、社會學、人類學等理論於一身,同時援引神經科學與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來驗證10個有關如何獲得幸福的古文化觀念,並從中找出適用於現代生活的教訓,引導讀者尋找幸福。

作者海德認為,人的心理可分為兩半,一半是感性的放任的大象,另一半是理性的騎象人,而象與騎象人的對峙就像人類感性與理性的拉扯。他指出,由於感性與理性往往意見相左,因此它們之間常有衝突,削弱我們的幸福感。大象與騎象人是一個有趣的比喻,而書的目的是希望說明,感性與理性之間的互動,決定了我們對萬事萬物的認識與感受。整本書講述人可以如何駕馭心中的大象,從而找到人生幸福的方向。

作者Jonathan Haidt 認為,人的心理可分為兩半,一半是感性的放任的大象,另一半是理性的騎象人,講述人可以如何駕馭心中的大象,教給我們獲取幸福的方法。圖片:網上



幸福有賴我們如何演繹事物

閱讀這本書讓我更明白是什麼讓我們不幸福——其中一點就是我們如何演繹事物!發生在世上的事情,只有通過我們自己對事件的詮釋才能影響到我們的感受,因此如我們能控制自己對事件的詮釋,便能控制「自己的世界」。海德提出“你認為生命是什麼,它就是什麼!”,這句話對我有著醍醐灌頂的作用,頓悟要改變人生方向,唯一辦法是要重新訓練大象,即訓練我們的「感性」。

作者解釋,令我們感到不幸福的有三個原因:情感啟動效應;負面偏好;和強大的遺傳基因。他指出人們對壞事的反應比好事強很多。而人對現況的判斷,是以比自己現已適應的更好或更壞為基準,以及喜歡追求身外之物,那只是徒然。

至於幸福來自何處,書中告訴我們「朝著目標前進」比達成目標要更幸福,同時,作者推薦人們找出讓自己產生滿足感的活動,並持之以恆,便可以提高我們整體的幸福基準線。

另一個幸福的方程式是「掌控人際關係」,其中有一點非常特別,作為領袖的可以學習,就是讓群體裏的人得到「自我掌控感」,積極心理學指出這種方法可以讓群體的成員更有活力和快樂,變得主動參與。

《象與騎象人幸福的假設》書中的一頁。看了這本書,我發現幸福是真實存在的。圖片:港金民


逆境、美德、大自然  能產生幸福感

閱讀這本書也讓我明白「善用逆境」讓自己從中獲益,也讓我這個爸爸學會讓逆境對兒子產生最大益處,當然所安排的逆境程度要恰到好處,不能造成創傷。逆境訓練對教育孩子很大幫助,對成人不也是一樣嗎?我們都是從逆境中成長,變得成熟堅強,更能有自我掌控感,幸福感由此而來。 

海德還探討了美德(Virtue)能讓人享有幸福人生,提到阿里士多德認為美德可讓我們發揮自己的長處和發展潛能,成為一個符合自己本性的人。

在古人眼中,人的每項行為都關乎美德與人格,而現代人眼中道德(Moral)則僅局限在行為的對錯上。道德教育從古人的人格的美德,包括主動幫助有需要的人,轉向行為的道德,是嚴重的錯誤,令人類的品德逐漸下降。

「古希臘人把道德焦點擺在個人人格上,所問的問題是“我們每個人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現代倫理學卻把焦點擺在行為上,所問的問題是“某種行為是對是錯?”,比如:我們可以殺死一個人去拯救5個人嗎?如果其他人沒有如實報稅,那麼我還要依法繳稅嗎?」作者寫到。

書中所舉擁有美德的人物的例子是富蘭克林,我能想到的例子可能是明朝的楊漣。這種哲學的探討比較晦澀,我自己也不能很好的掌握,也做不到古人對美德的追求,這種境界太高,我這種凡夫俗子,只能停留在仰望而感慨而已,但作者提出的問題讓我反思。

書中也提出很多的研究證明,施比受更幸福。積極心理學又指出,除了美德,大自然的壯闊與美景也可以令人感到幸福,真的非常奇妙。

筆者平日把心愛的《象與騎象人幸福的假設》這本書放在辦公枱上,可以隨時參考書中的智慧。圖片:港金民


幸福是真實存在的

書中最後的探討很有意思,作者提出了一個哲學的問題:人生的意義為何?作者指出人類其中一個人生的意義在於投入“愛”與“工作”,兩者就像陽光和水般重要,人需要愛與工作,全心投入,成為幸福的泉源。人是群居性超強的生物,沒有朋友、沒有安全的依戀,我們不可能快樂起來,如聖經新約的一段話:“愛裡沒有懼怕,完全的愛可以驅除懼怕”。

無論創業者還是從事某個行業的人,他們都是一開始對某個領域充滿興趣,沉醉其中,進而全心投入,當中工作的過程賦予他們生存的意義,產生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讓人感到幸福。 人也像蜜蜂一樣從群體之中感受「超越自我」的意義感,只有這樣才能擁有有意義的人生。

最後海德認同古人對幸福的理解,總結幸福之道在“中庸”,就是既要符合我們的個人需要,如爭取資源、享受快樂等,又要兼顧群體的需要,願意犧牲小我、成就大我!作者提出人應該充分的發揮本性,完成上天所賦予的使命。而幸福不是我們能夠直接找到、獲得或實現的東西,必須先具備一定條件,然後再耐心等待;有些條件已經存在,比如性格,有些條件則需要自己與其他事物的配合。

看完這本書,我感覺能更理解幸福的真諦,也對如何尋找幸福,有著更多的期盼,感受慢慢的“福流”。原來幸福不是一種假設,是真實存在的,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讓我們抵達幸福的彼岸,以心經的一句話做結: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港金民
一名人到中年、在香港土生土長,在內地打拼的金融“民工”。

請分享文章,支持我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aptcha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