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施政報告隱藏的尚方寶劍

10月6日上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五年任期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宣布一系列新的政策,亮點處處。

新政策包括把香港的經濟重心從兩線發展,發展南北都會區。南面是「維港都會區」,由港九市區擴大至包括「明日大嶼願景」的交椅洲人工島,以發展國際金融服務為主。北面改造元朗和北區成為一個佔地 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會區」,重點發展創科,構建新田科技城,連接深圳科創實力,將香港打造成為創科樞紐,製造大量創科職位以及額外提供16.5萬至18.6萬居住單位,同時建議洪水橋一帶發展成現代服務業中心。報告提出港深兩地緊密互動,形成「雙城三圈」的空間格局,有利港深政府共同促進兩地在經濟、基建、創科、民生和生態環境的緊密合作。交通方面,興建連接洪水橋廈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把規劃中的北環線延伸至深圳的新皇崗口岸、並由古洞站伸延至粉嶺、及探討興建尖鼻咀至白泥捷運系統。

政府亦會大量覓地,包括加快填海、釋放祖堂地和檢視綠化地帶發展潛力;同時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可於未來十年提供約33萬個公屋單位,足以滿足該10年預計的30.1萬個公屋需求。政府會重組決策局,包括擴大創新及科技局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由創科推動本港再工業化發展;新設運輸局,專注處理運輸基建、公共交通服務、促進物流業發展,並鞏固及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等;設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推進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政府將改變高級公務員的選拔及聘任標準,確保「能者居之」。安老方面,政府將合併普通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劃一採用普通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而合資格申請人將領取高額津貼。加強學校的國民教育和價值觀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正向思維。 

過去一年多,中央在港訂立國安法,更改選舉制度,令特區政治局勢穩定,銳意鋪平道路讓港府集中解決社會的核心問題,重塑新的香港。在香港由亂及治的全新政治格局下所出的第一份55頁的施政報告,見證政府抹去以往的頹氣,施政均見大膽新穎,政策有策略性和前瞻性。近年香港經濟發展已到樽頸,很多人憂慮特區的未來,但報告展現了政府施政的新思維,首次跳出維港來策劃香港的發展布局,開創區域性的經濟區,將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北部都會與深圳聯手,把香港打造成世界一流創科中心。政府亦首次把產業與住屋發展融合,創造當區就業,也鼓勵再工業化。種種措施逐步帶領香港走出經濟單一結構,增加經濟來源,增加市民向上流的機會,從而改善民生。這份施政報告揭開了香港的新一頁。 

當市民以為香港會有一個新景象,終於見到一點曙光,但一如以往,報告迎來了輿論的劣評,由報章社論到KOL視頻,都同一口徑,不好、不對、不可行!評論列出各種政府過往和現在的弱點,舉出新政策的各樣缺點,指出的問題五花八門,彷彿是一座座連綿不斷的高山峻嶺,是政府永遠不能攀越的。

An aerial view of New Territories North, with Shenzhen seen in the distance. Photo: Winson Wong
施政報告公布將改造元朗和北區為「北部都會區」,重點發展創科,連接深圳科創實力,將香港打造成為創科樞紐。圖為北區一帶,深圳就在其邊緣。圖片:Winson Wong / SCMP


社會的負面力量 令政府攀不過高山 

可是,種種管治缺點並不是令政府攀不過難關的主因,而是隱蔽在社會中的一種負面力量。 

一直阻擋香港解決問題的,除了是政府的虛弱和既得利益者之外,還有一種滲透全港而根深蒂固的負面情緒,充斥傳媒、網絡、KOL、和各階層人士,引致社會對每一項政府做的事情都不滿和反對,抨擊不斷,令政府舉步艱難,社會問題原地踏步。

回歸後,香港逐漸成為一個負面城市。在回歸前幾年,英國有意埋下政治炸彈,更改選舉制度,將管治由行政主導變成立法會主導政府,培養出一堆泛民議員在中國主權下的香港爭取全面民主,爭吵沒完沒了,市民在政客帶動下對政府所做的每一件事也批評,削弱行政長官以及政府的權威性,形成弱勢政府,難以施政。另一個黑手是傳媒。雖然蘋果日報是帶頭培養反政府文化,孵化社會的負面氣氛,但我們不可以將所有責任歸咎於蘋果,看看香港的大部分傳媒,無論是黃營或是建制的媒體,批評和埋怨的言論比比皆是,培育一代代的負面香港人。 

另一個助長批評文化的是政府自己。在回歸後反對派操控政治環境的掣肘下,在港英政府刻意令官員成為港督政策的執行者,而不是管治人才下,香港政府的問題多不勝數。管治能力低、公務員官僚做事拖拉、做事沒有決心沒有策略,什麼計劃也用幾年時間諮詢再諮詢、懼怕輿論、小政府大市場制度傾側大商家、沒有發展經濟的策略,依靠自由行救市,引致香港經濟出路狹窄、沒有扶貧策略、住屋和老人照顧成為每一個人面對的問題。由於社會的問題太深太多,由中產至草根,無一倖免,市民對政府失去了希望,長期累積民怨;再加上在傳媒和泛民政客的催化下,市民遊行示威、甚至參加社會運動,反對力量令政府裹足不前,之後再引起民怨,令問題惡性循環。 

過去一年亦有另一個因素激化批評政府的風氣。市民受到一些「政治力量」利用某些傳媒和社交媒體「文宣」帶動輿論的影響,將所有問題歸咎於林鄭月娥政府,把暴動歸咎於她提出逃犯條例修訂,評擊她無力對抗暴亂,卻無視巨大外國勢力聯同本港勢力的牽動。在一波波「洗腦式」的宣傳下,藍營人士有了新的敵人:政府。在一波又一波的輿論攻勢下,人們也把所有民生問題歸咎於本屆政府,卻不曉得香港的問題是由港英年代累積至今的。僵化的公務員制度,高地價政策引致住屋問題等不是由來已久的嗎? 

無論背後的操控力量是誰,引起民怨因素為何,傳媒也扮演著一個主導的角色,成為社會的負面情緒的最大根源。在傳媒耳濡目染下,市民長期養成每事批評,嚴人寬己,整個社會瀰漫著一股阻力,一直拉政府後腿,捆綁香港的管治,令核心問題原地踏步。

無論背後的操控力量是誰,引起民怨因素為何,傳媒也扮演著一個主導的角色,成為社會的負面情緒的最大根源。圖為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公布後出席記者會,回答傳媒提問。圖片:香港政府

港媒的 「怨婦式」抱怨  令香港裹足不前

媒體最重要的角色是監察政府,要以批判性思考,對社會問題和政府政策提出質疑,作出有理有據的批評以及建議,但香港的媒體很多時候是「為批評而批評」,缺乏視野。這種抱怨評論,在中外傳媒也是少見的,是一種「怨婦式」的抱怨,婆婆媽媽地重複埋怨,令香港裹足不前。反觀內地媒體甚少對地方政府的施政計劃負面抱怨,這不關有沒有言論自由的事,而是內地媒體不會在人家宣布計劃時,未推行就批評,反而他們會做調查報道,揭露問題,令地方政府改進,在耳濡目染下形成一種新聞的氛圍。內地傳媒報道新聞時事的出發點是為了國家的進步和更好的發展,但香港的傳媒很多時候沒有全局觀。 

《透視報》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檢視各報章對施政報告的社論和報道,它們來自黃營、建制、中產等媒體,在7份報章的社論裡,5份發出各種各樣的批評,大多是 “不能解眼前之急”、 “會否開支太大”、 “遠水不能救近火” 之類,而非有實質、有質素、和有建設性的批評。內容多是雞蛋裏挑骨頭,有些甚至橫蠻無理,亦以為政府可以變魔術,種種「理據」令人心寒。

以下舉一些例子: 

施政報告公布後第二天,一份服務中產的中文大報,刊登一則政治八卦新聞,題為:《報告兩提習近平 林鄭兩小時講113次「我」》,文字表面沒有批評卻內含諷刺,釋出負面情緒。文中說「林太喺施政報告中不忘國家及中央領導,兩次提及國家主席習近平嘅名字,亦兩次「感謝中央」對香港嘅支持…林太發表演說一向「個人化」,每每以「我」作開首講述,以「我」表述有113次…「大灣區」就出現咗31次。」習近平是國家主席,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在一國兩制下,中國對香港有全面管治權,香港的施政必須跟隨中央對香港的管治方針,報告提到習近平的名字有錯嗎?香港的經濟會與大灣區融合,提到大灣區有何錯?報告是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由行政長官本人讀出,自稱「我」有什麼問題?

該報在施政報告公布前的社論,每兩句便是一個批評,政府如何的不濟,施政應該如何如何,來來回回,囉囉嗦嗦地重複著,看完也不知道批評和建議的是什麼。報告公布後的社評,題為《短期土地供應欠突破 空有願景難告別劏房》作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論。 文章指出「北部都會區」是遠水,難紓土地房屋的近火。文章提出了很多「憂慮」,寫到:「政府表示未來10年可建成33萬公營房屋,惟進度將是「頭輕尾重」…叫人擔心。」、「北部都會區,外界真正需要擔心的是這項鴻圖大計,到底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完成。。。實在令人懷疑」,令人看了之後很「擔心」。

評論最後說「中央希望香港告別「劏房籠屋」,解決居住難問題,特區政府應制訂明確路線圖及時間表」。這跟其他報章的社論類似,千篇一律說政府只有遠景,不能解決短期房屋問題,沒有時間表等。難道他們認為收地和建屋可以今日說,明天就做到,沒有地何來立即可以建屋解決當前之急?怎樣可以訂立明確的時間表?這些評論失去公道。 

此媒體在施政報告公布前發表這篇社評,每兩句便是一個批評,政府如何的不濟,施政應該如何如何,來來回回,囉囉嗦嗦地重複著,看完也不知道批評和建議的是什麼。圖片:網站截圖

提供過渡性房屋是錯!花錢又錯!發現金津貼都錯! 

另一個「中立」的媒體在10月6日至8日,發出多篇社論,大多是吹毛求疵,例如批評政府「迴避」沒有引入人均居住面積,電子道路收費「又走數」…其中一篇《政策要有硬指標 社會方可大躍進》顯得野蠻,批評政府沒有為紓緩市民住屋壓力的「過渡性房屋」計劃設下日落目標,「由於政府未能及時增加土地供應及廣建公屋,結果過渡性房屋的目標單位數量年年提升,令整個計劃永無止日」。由於現時沒有足夠公屋,政府持續採用此方案幫助有住屋需要人士,這也是錯? 

一份以立場見稱支持「民主」的媒體,在施政報告發表的同日,刊登了題為《12次提《十四五規劃綱要》 北部都會區、港深科技園等政策全為配合「綱要」》的文章。中央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在「八個中心」方面的發展,是香港發展藍圖的大綱,施政報告怎能脫離綱要,閉口不提? 

同日,在其另一篇文章中,該媒體引述民主黨主席羅健熙批評《施政報告》一直未有談及北部都會區銀碼,擔心政策「將會花費市民大量金錢,因庫房的錢一直被政府耗用。」不覓地和不發展經濟被批評,覓地和發展經濟又被批評浪費政府錢!「北部都會區」的理念是新的,覆蓋範圍非常廣,牽涉大量收地及建設,政府是否有足夠時間計算支出,提出了預算又會否成為被反對的理據? 同日該報發出另一篇文章,報道民調對報告評分 34.2 分 指出有逾半受訪者表示不滿。先不說香港民意研究所的民調是否準確,被訪對象的廣泛性,文章其實是要釋出一個訊息,就是市民非常不滿政府。

一份建制媒體的社論更橫蠻,文章一起首便批評政府「一方面承認3年上樓的承諾做不到,所以給予現金津貼助基層自力更生,否則他們申請綜援,」。給有需要人士津貼,也是問題! 對於施政報告提到壓縮一些土地開發流程,加快建屋,文章竟然說:「可是這份施政報告是現屆政府最後一份,餘下不到一年任期,這些期票,又有多少能兌現?」。這句話的言下之意是否說一個特首在剩餘任期不到一年,就不應該提出施政?政府做又鬧、不做也鬧!

該報另一篇社論又重複其負面舊調,寫到:「僅前期工作已包括公眾諮詢、土地勘探、收地賠償等等,以港府慣性拖拉,要耗費多少年才完成可想而知,何況還要解決財政問題。」這就是未推行就潑冷水。 評論又說​林鄭提出將多個政策局重組沒有新意,是該報一早已經提出的,也說政府應該大刀闊斧為整個舊區進行重建…這種語氣像不像近年崛起的一些KOL?猶如自己就是特首,或是造物主,對所有事「說有就有」!

另一份建制報的評論批評政府沒有討論通關,又說香港的南北都會區是有阿爺指導的,再說沒有措施在短期大量增加房屋供應,沒有藍圖指標,只是「吹水」。很多香港人不願接種疫苗,令通關遲遲未能實行 ,千夫所指的又是政府,沒有藍圖指標就代表政府「吹水」? 

立場新聞在施政報告發表的同日,刊登了題為《12次提《十四五規劃綱要》 北部都會區、港深科技園等政策全為配合「綱要」》的文章。圖片:網站截圖

KOL評「北部都會區」假太空  毁市民信心

批評的思維不僅存在於傳媒,一個有名的藍營KOL的指控更令人摸不著頭腦,他直認自己「沒有完全看過施政報告」,卻琅琅上口的隨意批評林鄭月娥在一個訪問中說不滿意房委會建屋的速度,是不熟悉政府運作,又批評報告沒有提及不同範疇的問題,例如發展電影業。

視頻的「高潮」是該KOL批評特首沒有提供「北部都會區」的收地和建築成本,說以他「粗略的估計」,成本要20萬億以上。「我們是否可以在20年內找到20萬億收入來支持呢?…我很擔心這個施政報告是否屬於假太空,遲點我會抽點時間把施政報告研究清楚,再給大家一個數字 ,但據我粗略估計的數字,基本上是不可行的 。空有遠景,沒有實際。」他說。KOL最後提醒觀眾如果接受這份「根本可能是做不到的」的美麗藍圖,會對下屆特首很不公平……這個依賴2019年黑暴上位的KOL的權威語氣儼如自己就是香港特首,更準確的形容是他把自己放在特首之上。言論似乎是要拆毁市民對「北部都會區」計劃的信心,讓人不支持政府與國家發展大局融合,何解?

持平地說,香港仍有很多問題施政報告沒有處理,但政府在過去一年,疲於奔命控制疫情,能夠有精力去規劃出一個有前瞻性和策略性的發展絕對不易,值得欣賞。而且有很多社會問題,例如住屋的短缺、老人院舍不足,公共醫療服務不足,甚至發展不同行業等,也要等待釋出土地才能解決,如果這份施政報告仍然沒有提及,能夠諒解。 

回歸後,不同特首管治下的政府,因種種殖民管治和政治的原因而辦事不力,政策傾側既得利益者,形成香港深層次矛盾,傳媒要做的就是深入分析、揭露問題,及提議如何解決,而不是持續的及沉悶地作負面批評。批評令傳媒自我感覺良好,輸出「為民請命」的形象,諷刺的是這種任意抱怨的評論不但沒有為民請命,反而阻礙政府施政,影響民生。

傳媒是社會的縮影(因為記者編輯都是香港人),但社會又是他們模造出來的。多年來,在傳媒的「荼毒」下,形成了很多香港人的狹隘性格,copy and paste了很多處處不滿及投訴的機械人。施政報告出了,網上出現不少貼文或留言抨擊。「疊床架屋(指政府改組政策局)」、「又浪費公帑」。在一個Facebook撐警群組,有人發了「林鄭的劣質管治,我們受夠了!」的帖文,立即多人附和留言 「DQ她asap」、「係劣到極點」。港人投訴政府的文化比比皆是, 就連每次天文台掛風球的時間也有無數人投訴,遲了 、太早 、太久也會被罵!在今天的香港,批評抱怨成為了很多香港人的基因,傳媒和很多香港人是「長不大的港孩」。 


仇恨、沮喪、和負面  是社會的真正敵人

社會對政府每事反對,批評、埋怨,絕對不能令香港前進,反而讓市民與政府對立,成為政府施政的阻力:官員怕出錯被公審,於是不敢大刀闊斧解決問題,令問題變成死結。那個從政者面對不斷的批評不灰心,想作為也不敢,引致問題日積月累,再激起民怨,政府更變得怯懦,問題惡性巡環,成為社會毒瘤,令香港久久不癒。

香港的民怨正正是2019年的反政府示威的催化劑,亂局令中央政府下決心立國安法改選舉制度,目的就是要讓亂港的反對聲音剷除,從而重建特區政府的權威,並扶持它解決香港的核心問題。港府現在要發力改進,並正在成長,為了香港的發展著想,我們不該給政府機會嗎?不應多一點耐性等待,並給予支持嗎?

不斷的反對和批評令從政者心力交瘁,當這位服務香港一輩子的公務員和香港第一任女特首宣讀施政報告的結語《團結建未來》時,忍不住決堤了。「上任不到兩年,就因「修例風波」、社會暴亂、外部勢力不停粗暴地干預香港事務、新冠疫情衝擊,而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支撐着我排除萬難的動力,來自中央永遠是特區堅強後盾的諄諄囑咐、我在就職時承諾為香港市民一直護航的不變初心和家人的無限信任及默默支持。」當她讀到家人兩個字時,幾度哽咽。

可是,香港人對她的再度落淚,只是冷眼旁觀,甚至在施政報告之後,傳媒不斷批評,在傷口上灑鹽。 事件反映香港人真的病了,怨恨蒙蔽了人心,傳媒和很多市民失去人性的同情心和寬容,成為了香港另一個「深層次問題」而不自知。道出問題者,竟然不知道自己就是問題,值得反思。這種仇恨、沮喪、和負面就是社會要根除的真正敵人。

要解決香港的問題,傳媒應該帶頭改變,棄掉每事「盲鬧」的習慣,集中做深入的報導,透視問題,同時提出有建設性的批評及建議,以大局的視野正面改變社會。市民應該做好本分,保持清晰的頭腦,不跟隨傳媒和某些KOL的批評歪風,不人云亦云,學習正面回應時事。

至於香港未來的路應該怎麼走? 答案已經隱藏在施政報告最後的八個字裡:「齊心同行,開創未來」,也是整份報告的名字。「齊心同行」能夠形成一個正面力量,成為香港的尚方寶劍,戰勝困難。香港人需要的是齊心同行,為香港走出新路。



伸延閲讀:

1
請分享文章,支持我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aptcha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