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有大小,人無貴賤

近日,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引發了廣泛的質疑與憤怒。

事情發生在丹東(位於遼寧省東南部)。女兒帶著父親去看病,女兒有48小時核酸証明,也按照程序在社區開了通行証,但父親多次未參與全民檢測,所以是黃碼。在路上遇到警察不讓走,發生了一些爭執。後來,這位女士與父親退讓了,決定回去,但警察不讓他們走——或許他覺得自己受到了冒犯。然後沖突升級,警察推倒了女兒,父親下車擊打警察,警察倒地,然後問自己的同事,“錄上了嗎”,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後,警察把女兒從車裡拖到地上,實施了控制。

6月22日晚,丹東市公安局振興分局通報,涉事父女因其健康碼顯示為黃碼,先后兩次闖卡被執勤民警依法攔停。女子拒不配合遵守防疫規定,下車與民警爭執,過程中其父上前擊打民警面部。目前,女子因阻礙執行職務予以行政拘留十日,其父因涉嫌襲警罪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涉事父女因其健康碼顯示為黃碼,被執勤民警依法攔停,女子與警員爭執的過程中倒地,其父上前擊打民警面部。事件發生後,涉事女子被行政拘留10日,她的70歲的老父親涉嫌襲警罪被刑事拘留。圖片:網上

事件中的女子在6月21日做了核酸,有48小時核酸証明,按照程序拿到社區開的通行証。圖片:網上


1

顯然,輿論對這個通報並不滿意。

丹東的通報中,隱去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丹東想給公眾看到的是一起簡單的襲警案,想以此平息輿情。但在社交媒體時代,這麼做是無用的,公眾早已經看到視頻,看到了事情的整個經過,聽到了那位女士憤怒的吶喊:社區給我們開了証明,我們去看病。

丹東想隱去一些事實,但結果卻適得其反,反而激起了更大的質疑與憤怒。

人們肯定會憤怒,因為需求並非“非必要”——是女兒帶著老父親去看病。

首先需要厘清的問題是:是襲警嗎?

老父親擊打警察頭部,是在女兒被警察推倒之後,情急之下的行為。不過,從法律來看,襲警仍然成立。

根據相關判例,對於沒有強制權的公職人員,採取暴力執行時,屬於違法執行;執法沒有法律依據的情況下,也屬於違法執法。這種情況,可以適用正當防衛。

但公職人員中,警察是一個特殊的部門,因為警察本身就有合法的暴力權。除非警察身穿警服,主觀故意進行毆打、侵害、謀殺、強奸、搶劫等犯罪行為,正當防衛才能成立。

如果警察在執行公務的過程中違法,比如,發生口角,警察先動手攻擊,如果情況輕微,沒有危及生命財產安全,合理的方式是事後對其進行投訴、通過法律手段,要求追究責任、賠償。但若與之對打,很可能正當防衛不能成立。所以,襲警本身肯定是成立的。

事件後,一段近10分鐘的完整影片流出,激起內地民情,不少網友為事件中的父女抱不平。

內地媒體把流出的影片放大,指見不到女子的父親擊中民警面部。 圖片:網上視頻截圖


2

不過,警察執法過程,也未必沒有問題。

首先,雖然是黃碼,但社區開出証明後,如果是有效的,那麼,警察阻攔就沒有依據。

在出現因為核酸耽誤治療導致死亡的悲劇後,上海要求疫情期間看急診,醫療機構不得以等核酸檢測結果為由延誤治療。今年4月國家衛健委也要求,對於核酸結果不明的一些急危重症患者,要及時救治,相關醫務人員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及時的治療。

退一步講,別說核酸結果不明,或者是黃碼,即便患者核酸是陽性,他也有權利得到治療。所以,黃碼並不是不能去醫院治療的理由。

如果丹東的政策是考慮到這種情況的,社區証明有效,那麼警察的執法就缺乏依據;如果丹東的政策沒有考慮到這一點,那麼就應該立刻改進。

從細節上說,警察觸碰女子,女子主動摔倒,然後,父親去打警察,警察在被老人打了之后,立刻倒地。按照常識,老人的力度並不至於那麼大。倒地實際上夸大了打擊力度、傷害性。這種夸大,形成了一種虛假的事實,警察是不能這樣做的。“倒地”是老百姓的生存智慧,但警察這樣做,是非常不規范的執法行為。丹東對此也應該有所回應。全面呈現事實,是最公平的。

考慮到上述情況,那麼,對於女兒的行政處罰與父親的刑事追究,是否可以在法律的框架下,更柔性一些,以回應公眾關切?這是丹東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作者寫道:「別說核酸結果不明,或者是黃碼,即便患者核酸是陽性,他也有權利得到治療。」


3

客觀來說,父女兩人都比較沖動,不過,這種沖動,卻成為丹東更多市民忍耐的一個導火索,所以才引發如此大的輿情。

丹東疫情已經持續兩個月。5月下旬,丹東幾乎每天都有新增病例出現。丹東與朝鮮隔江相望,有著較大的疫情輸入壓力。在6月22日的丹東疫情防控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說,“本輪疫情大部分病例傳播來源仍不清楚”。

疫情出現兩個月,丹東封城也有兩個月了。

丹東的封控是高強度的,高鐵停運三個月,快遞停止,居民不准下樓。與此對應的是,上海6月1日解封后,雖然仍然有新增病例,雖然仍然有諸多局部封控措施,以及不准堂食等措施,但並沒有全城封控。

北京從有疫情以來,斷續都有新增病例,6月11日,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達到64例,但北京並沒有全城封控。市民仍然保持了大體上的生活、工作秩序。

雖然北京、上海對於全國經濟、社會運行更加重要,城市規模更大,人口更多,但是,城有大小之分,人卻無貴賤之分。北京、上海、深圳市民能在疫情中得到的正常生活,得到的尊嚴,丹東市民也有權利得到。

這種差異背後,是丹東防疫政策是否全面、准確地理解了“動態清零”的含義。

自4月24日以來,丹東這座邊境城市已被封控60多天。圖片:網上


我們對火災的態度肯定是“絕對清零”的,有一起就要扑滅一起。但絕對不容忍:由於認為火災也仍然會發生,於是呈現一個“出現——消滅——再出現——再消滅”的過程,並把這個過程稱之為“動態”。那麼,“動態”就與“絕對清零”,沒有區別。

動態的真正含義是指,在清零的過程中,要權衡多種因素,而不是不顧一切,只有一個目標。那麼,讓病人可以去看病,顯然是“動態”二字的題中應有之義。所以,丹東要全面、准確地理解動態清零,做到“既要又要”才能稱之為好的疫情防控,才能避免這種人倫沖突的發生。

在社交平台上早已經有無數的丹東人在呼籲,希望丹東被看到,他們甚至說:上海市民幫幫我們。在丹東封城兩個月後,丹東以這樣的形式被看到,這是偶然之中的必然。

還有更多的封控之中的丹東市民的艱辛、艱難沒有被看到。丹東早該被看到。

很多時候“被看到”是推進很多事的前提。但僅僅有前提還不夠,還需要更深入地去看到背後的問題,持續追問。


劉遠舉
FT中文網、騰訊大家、新京報、南方都市報、澎湃等媒體專欄作家,多家智庫研究員。關注時政、財經、互聯網,作品見於中外媒體。提倡深度的分析、冷靜的理性、客觀的態度,還有有溫度的情感。


編者按:

在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下,遼寧邊境城市丹東持續封城已經60多天了,近日丹東“父女黃碼看病被攔襲警被拘捕”一事引起網上熱議,也讓人思考清零政策“應有之義”。

本報揀選了內地作者劉遠舉對事件的評論文章,分享給大家,原因是他以嚴謹公平的態度,分析對錯,而此類文章可以帶動讀者養成清晰思考,及公平評論社會事件的習慣。在持平性和全面分析上,內地自媒體的言論近年一直在進步,諷刺地,高舉傳媒操守的香港媒體卻一直在退步。今天香港傳媒的評論趨向偏頗,缺乏全面分析,建制和非建制的傳媒也一樣;問題已經存在多年,因而往往錯誤的引導讀者,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在輿論上,內地自媒體正湧出一股清泉,而香港的傳媒卻沾滿了污水,值得我們反思。

我們盼望讀者閱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吸收一種公平和全面地思考的態度,這種習慣會讓人變得理性,長久下去,這種理性文化將有助香港發展。

1
1
請分享文章,支持我們:

2 thoughts on “城有大小,人無貴賤

  1. 香港的傳媒的確是極有問題,已經失去昔日的客觀性,每每有自己立場加諸讀者,甚至為求達到目的,報導偏頗或帶有引導性,這就是普遍市民沒有接受國民教育,沒有為社會國家負上公民責任的後遺症,為己方得益為目標,發展出一個不正常的傳媒生態,為社會帶來沉重後果!

    1
    1
    1
    1. 尤藻藻,謝謝您,分析得很好,有洞見,為議題透入一種亮光,讓讀者更深入了解問題!

發佈回覆給「尤藻藻」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aptcha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