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圖代替關心的現象

自從社交媒體,手機聊天程式取代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取代了朋友見面,便出現了「發圖代替關心」的社會現象。

此文附上的圖片是筆者今早在一個手機群組收到的,因此有感而發寫這篇文章。一兩年前,只是年初一或者年初二又或者年初七會有這些圖,現在天天也有,自從農曆新年以來,未有停過!正月18日有一張,那麼正月19日又有沒有呢?正月100天又如何?

朋友Shirley收到筆者以上幾句話,回覆說「仲有每年情人節,乜誕物誕,廿四節氣呀🤣🤣🤣」!

朋友可以幾年沒有見面,新年也不拜年,只簡單發一個大紅大紫的圖片就交代了自己對對方的關懷,方便快捷!但老實說,就算設計如何精美,收到的人一點感動也沒有!或許會令人有1秒感受到喜氣洋洋的氣氛,但1秒後什麼也沒有,發這些圖片又有什麼用呢?有些人在手機見到甚至看也不看!

網絡令資訊快速傳播,讓人類得到很多資料好像變得更聰明,但從人類的發展來看,用網絡代替人與人的交流是真的更進步嗎?現在於節日發圖片給親朋戚友變得正常、正統,打電話給對方反而感到冒昧,也可能被對方覺得你打擾自己。這現象值得社會學或心理學的學者進行研究,看看「以圖片代替關心」的現象對人類社會有什麼長遠影響?

筆者認為這只會令人類變得更孤單寂寞,每一個人也變得很孤獨。試想想,新年一個人孤單的坐在家中的沙發上,沒有人來探訪拜年,只間中從身旁的手機收到紅色圖片。沒有人來訪,不用給對方孩子利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會收到利是,喜悅沒有了!朋友親人不會暖洋洋的坐在一起吃一餐飯,又或者圍坐在糖果盒旁細說當年。試過有人得知一個一直關心自己的人正在人生的低谷,需要別人的關心,但由於受今天的「不打電話給人」的風氣影響,又加上自己的內向性格,他在中秋節或是什麼,只發了一個圖給對方,沒有得到回覆便以為對方不想溝通,就沒有聯繫了。這就是今天網絡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不了解和冷漠關係。後來,對方終於聯絡自己,才重建友誼。

自網絡發達之後,不知什麼原因,人變得越來越忙碌。之後社交媒體和手機聊天app的出現,令忙碌的人們可以用快速的方法用一個post就可以與大量朋友溝通,這讓人們錯覺自己已經與友人做了交流,用一個like或者一朵花就代表關心了對方,其實是漠不關心!於是「不做實體交往,以網路信息代替關懷」逐步形成了潮流。初期人們覺得方便好玩,大家都跟著做,在這個潮流中隨波逐流,最後每個人的參與便形成一個更大的社會風氣,令人人不能自拔。不少人知道這種交往是有問題的,但也不能改變整體群眾的行為,感到無奈。

自從網絡信息代替見面後,朋友普遍不再會面,不少好友已經沒有見面多年。人生是非常短暫的,匆匆幾十年是轉眼之間,上一次見一些好朋友都是多年前,代表著一生可能只見好朋友幾次,生命就結束了。最近聽過有人說,可能朋友下一次真正見面是在大家的喪禮。

上年10月,筆者在個人Facebook發了這句話:「為何這幾年手機群組每天一開始必定有早上好、早安閃閃的信息?」引起朋友大笑。隔天朋友Michael還立即在群組發來“早安”圖片,戲弄一番!

發這些圖片是沒有問題的,但我們應否用圖片代替朋友的交往?這值得我們思考。思考時,我們要問的問題是:這些虛浮的信息真的能夠代替人與人之間的愛嗎?發圖片現象是社會的進步還是退步?

以往只有電視收音機的年代,人們的生活很簡單但快樂,現在科技發達,人類卻變得非常孤單。所以曾經有人說過,網絡遲早會引發人類的精神病。

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可以由自己做起,勇敢的拿起電話,不再錄音,不發圖片,打電話給親朋好友,重拾往日情。

最近筆者與好友Samantha和Pay Pay見面,在席上說說笑笑,回味舊日趣事,包括曾經為對方買平價內衣的事(只有我會做得出!),大家都捧腹大笑。言談間好友也說出最近面對的困擾,我表達對她的關心,希望與對方一起解決問題,感覺好像回到過去,重拾年輕時的兩肋插刀。離去時,大家都不捨得,我攬著Samantha的肩膀,之間有無言的愛。

回家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溫暖的,有很完滿的感覺。朋友見面多麼的好啊!圖片、like、一朵emoji的花🌹,又怎能代替呢?

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社會才會變得美麗。

小妮子

1
1
1
1
請分享文章,支持我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aptcha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