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政府放鬆了抗疫措施, 減少了一些入境限制,除了在8月12日開始縮短海外抵港人士酒店隔離日數,由7日變成「3+4」,即3天酒店檢疫及4天家居醫學監測,在9月9日,政府再宣佈了取消機組人員到港後隔離的需要。為何其他旅客,包括商務人士,還要繼續受到限制呢?
近日,多家傳媒引述消息人士指,政府已經同意解除海外入境隔離規定,昨天(20日)特首李家超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並沒有證實這項決定,但指出新冠確診數字下降,政府正積極研究是否有空間調整經機場抵港人士的檢疫安排,會盡快作出決定和公布。特首的發言反映政府的抗疫政策一個根本問題,就是並非基於科學數據,而引致一種猶豫不決的態度。這個問題是本文的主旨,將會在文章裏面詳細討論。
各國通關經濟開始復甦 香港持守入境限制經濟受重創
疫情爆發後,兩年多以來政府在整個疫情期間,一直跟從中國嚴格的清零政策。雖然沒有完全封城,但都有嚴謹的旅遊限制,以防止輸入個案。很多國家初期都有類似的限制,但從6月開始,美國、英國及歐盟國家都已果斷地放寬,一次過取消所有相關的旅遊限制。隨後,其他國家也陸續放寬,澳洲政府自7月起,入境旅客無須提供疫苗接種證明,亦不用進行檢測。同月31日起,入境新西蘭人士在到埗後檢測為陰性均無須隔離。新加坡由4月起已取消符合條件的旅客的入境隔離檢疫,再在8月29日免除未完全接種疫苗入境人士的7日隔離規定,另外除公共交通及高風險場地如醫療設施外,取消室內和戶外戴口罩規定。7月1日起,泰國取消遊客入境後隔離規定,旅客入境後亦不需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
雖然香港在過去兩個月來對入境限制有所放鬆,還未與外國看齊,未完全對外通關。現時來港或回港人士,來港前都要進行核酸檢查,抵港後還要強制隔離及進行多次核酸檢測。香港的經濟是外向的,商務旅遊是重要的一環,但持續的入境限制為旅客帶來不便,冷卻商務人士來香港的意欲,已經為香港帶來沉重的經濟打擊。以剛舉行的「香港鐘錶展」為例,往年有大概800個香港及外國的參展商,當中很多是外國買家,今次卻只有155個參展商,其中只有62間為海外公司。香港的鐘錶產品主要是靠出口的,沒有外國買家來港購貨又有何作用呢?香港本身就不是一個內循環的經濟體,需要實質的經濟活動承托,例如外來投資和出入口貿易,就算有消費券作經濟催化劑,只能夠如「撻火」一樣,個爐無氣又怎「撻」得著呢?
今年自一月開始,港府以階段性方式放鬆限制,強制隔離由最長的21日,減到14天,然後七日,再減到現時的強制隔離四日三夜,然後進行自我醫學監察四天。航班「熔斷機制」亦自七月起暫緩,但何時取消仍然無期。究竟是政府受輿論壓力,才以「擠牙膏」式的放寬入境限制,抑或是有計劃地潛序漸進,我們不得而知。
相比其他國家重新開放下,經濟開始復甦,香港經濟遭受重創,人才流失加劇。
死亡率低至0.097% 專家籲邁向復常
週一(19日)袁國勇等四位港大專家發表聯合文章,指出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的毒性大大降低,傳播力雖進一步增強,但本港現時疫苗接種率高,加上第五波疫情有大量市民曾自然感染(估計現時超過95%香港人口具防重症免疫屏障),受感染的機會還是大大降低,且出現重症及死亡的機率更是微乎其微,近月死亡率已低至0.097%。專家強調,本港絕對有條件實現以檢測代替隔離的「0+7」方案,即入境人士毋須進行酒店檢疫,只須進行七天醫學監測,甚至更進取的方案,「加速邁向復常」。這也是商界近月的強烈要求!
然而,政府仍然對向外通關猶豫不決。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在剛過去的星期六在電台節目中透露,港府正向放寬入境檢疫的方向前進,正檢視數據,積極考慮「0+7」安排,但卻未有提供時間表。盧局長曾多次強調不能將香港和其他地區直接比較,說所有決定都是要「視乎本地情況及數據」而作出。對於這兩點筆者完全同意。可是,死亡率大大降低的數據已經擺在眼前,政府的政策仍然沒有配合而對外開放,政府真的如局長所說正在運用數據來防疫嗎?
筆者觀察到政府針對新冠的防疫政策不單是過於保守,即使見到經濟快速下滑,仍然優柔寡斷,還是沒有方向性及持續的策略,好像是受壓一點,就做一點。到現時為止,政府官員仍然沒有提供放鬆入境決策的標準,可能他們也不知道可以用什麼標準來作決定。歸根究底,問題出於香港政府抗疫並不是看數據而行。
抗疫不看數據 政策舉棋不定
如何得知?首先,抗疫政策看的不應該是整體的感染數據,而是輸入個案的影響。現在輸入個案極低,大部份感染也是本地的,因此實施旅遊管制與否也無助於控制純粹本地的感染。
可是,政府的決策彷彿純粹是看著每天的感染人數,要等到人數下降而持續不上升時才行動。這種「憑着感染數字來決定開關與否」的策略並不科學,做法如同滯後的經濟數據,知道時經濟已可能返魂無術。就算政府已經有前瞻性,推斷了下一個高峰期何時才過,才放寬入境,也並非可持續的方法。大家都明白到繼續「動態清零」,也不代表沒可能再有下一波。長期擔憂一個負面的情景,只會沒完沒了。
政府這種想法在特首李家超昨天(20日)對傳媒的發言已經表露無遺。他表示,因為新冠確診數字下降,指本港昨日錄得六千多宗確診個案,政府正積極研究是否有空間調整經機場抵港人士的檢疫安排。「政府各部門正積極研究,確診數字下降給予我們哪些空間,針對機場抵港人士檢疫安排有甚麼空間作出甚麼調整。各部門正積極研究,我們會盡快作出決定。」他說。這段說話明顯表達政府的政策是:確診數字下降,就會有放鬆入境限制空間,如確診數字上升就不會考慮了。
他接着說:「在我們管控疫情走勢的情況下,我們給予最大空間,讓香港聯通世界,我希望部門部署任何安排時,都要有序,確保每次安排均順利,以及將風險減至最低,並將有關人士的方便度增至最大,我盡量希望不需要走回頭路。」這段話反映政府的政策是看着疫情的走勢,即確診數字高低,而不是全體市民的免疫力、病毒的傳播能力、感染後的重症及死亡率等數據,他說「希望不需要走回頭路」這句也反映政府由於是看着確診數字,所以對未來政策也不肯定。這解釋了為何政府對於如何控制疫情常常舉棋不定,政策沒有前瞻性,是因為他們是看確診數字,而不是科學數據。
政府另一個關注點是香港醫療系統的承擔能力。早前機組人員輸入Omicron,導致大爆發,病床多到要放到戶外,連停屍間也不夠,仍然歷歷在目,相信這個情景一定令政府及護人員對放鬆限制卻步。筆者在大學任教的醫院管理課程的一位學生是醫管局的高層經理,他私下對我說,由於新冠疫情初期香港處理得非常好,因此第五波時醫療系統未有準備好接收大量病人,才有這樣的經歷。可是現時情況已改變,經過第五波的經驗,醫管局的應變能力已有所提高,再加上變種病毒Omicron的重症及死亡率比以往低,因此如當局取消入境旅遊限制,而引致輸入過案,入院的人數也會在可應付範圍內。無論如何,雖然艱辛,本地醫療系統是有足夠能力應付今天的疫情的。
政府需以數據分析 訂立防疫政策
筆者建議政府更仔細地檢視數據,從而清晰地釐定通關的門檻。現時流傳病學家已運用電腦模型來推斷疫情的趨勢,政府可以更全面及針對性地運用數據,作多些情景測試(scenario testing),來顯示不同放寬限制(甚至包括最近特首提出的逆向隔離)的效果。政府也可以進行壓力測試(stress testing)來模擬醫療系統對不同情況的承受能力。
為了衡量不同的抗疫方案如何影響經濟,政府可以檢視不同的入境限制,例如只要求入境人士來港前作核酸檢測、到港後要求三天強制酒店隔離、以及完全不需要隔離等,各自對經濟的影響,以便針對性地抗疫。政府也可以用人工智能,推斷香港經濟可維持多久才崩潰,以作取捨。
據近日傳媒報道,有政界中人估計政府會在九月提出0+7方案,據聞,醫務衞生局正研究實施細節,同時考慮取消外地入境旅客上機前所需的核酸檢測。坊間揣測李家超昨天會見傳媒所說的「積極研究」發言是「至今最強烈的跡象,表明香港正計劃加入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區的行列」。如果實行,這將會是放寬入境的第一步。未來日子,香港需要與國際看齊,全面對外通關挽救經濟。要行出這一大步,政府需要用數據支持它的行動,這是最有力的證據,能夠頂着各方的反對壓力,勇敢走出去。
總括來說,數據其實就是最好的防疫準則。筆者呼籲政府盡快運用數據作為標準來制定策略,令防疫政策以科學為依歸及有前瞻性,代替現時沒有方向的左搖右擺,最終以對外通關為目標。需知道不與外地接軌,就變了一個逃避的政策,經濟不可能無了期的不重啟。如再待一段時間,不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會失守,無數的中小企繼續倒閉,失業率將進一步上升,無數家庭無以為生,將引起極大的人道問題。
馮樹仁
常被喻為「非典型」醫生,是一個喜歡不斷思考和學習的大學講師,也是一個勇於嘗試的人生教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