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12月10日,應否投票,該投給誰?

由於我們的特首李家超先生無論到什麼地方、用什麼方法,也要呼籲市民12月10日投票,我們也回應一下吧!

雖然我們不同意區議會選舉大幅削減直選成份、以及在地區直選“極不公道”的提名方法,傷感地引致很多人得不到提名而無法參選,當中包括勤勞服務地區多年的人士,但這已經成為定局,我們應該在這個定局裏找出方向。

坊間有人說,這是一個「建制派的選舉」,指這是由於中央希望在香港試一試,用自己完全信任的人,能否改變香港的命運?什麼命運?就是民生經濟原地踏步、利益被長期捆綁的命運。這個大刀闊斧的改變是一個試驗,看看這種建制治港的方式是否可行。如果這個說法是真有其事,雖然用的方法是令香港人反感的「家長式」,但也不妨看看這個方法出來的結果怎樣,才判斷對錯。

在此情況下,雖然萬般的不願意,市民也不妨嘗試投票,而不應該鑽牛角尖杯葛選舉。在人看來,這個選舉背後有很多疑似「被製造」的安排,不應該被支持,但上天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很多不好的事情最後也變為好,世事就是那麼的奇妙!

面對政局的轉變,香港人可以學習彈性。這種彈性在西方國家的人民可能學不到的,因為他們的國家跟隨的是民主制度,市民沿用這種制度不需要作心理轉變,因此不需要學習彈性。我們不同,我們由回歸後享受了短暫的20多年民主自由,現在轉變為全面管治權,很多人尤其是年青一輩不習慣,因此需要心理上的彈性才能適應下來。但這種彈性是有道理的,回顧回歸後的「民主自由」有沒有令我們的生活變得好,最後其實變得更差,民生每況愈下。因此,若果中央認為這種「建制派選舉」是可行的話,香港人不妨給予機會一試。我們也可以學習真正的、正面的Be Water處事策略,如水一般,跟着形勢轉變,按耐着自己的不喜歡,試一試這個新制度。

有人可能會說,我們要用低的投票率,證實市民不支持這個政府。若果讓他們如願以償,香港只會在國際上更加受到制裁、繼續被孤立,那麼只會影響外界對香港的信心,影響外資,逐漸香港不再是國際金融中心。那麼受影響的不單是香港的未來發展,還有小市民的生計。如香港繼續受外界的波動,在此情況下,中央仍會放鬆對香港的嚴謹管控嗎? 撥亂反正只會持續下去,這種管控又成為西方國家干預香港的藉口,香港只會沒完沒了的成為磨心。

有見及此,我們不要成為劊子手,製造低投票率,令香港淪落,我們不應該執着的認為你破壞香港的民主,這是我們的價值觀,就要杯葛你!西方以民主制成為政治制度是經過自18世紀起幾百年的醞釀,香港只是在英國刻意的「安排下」有了民主選舉20多年,而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且對香港是有全面管治權,因此若要在這種環境下爭取民主制度,需要一個過程,需要的是時間。這種體諒就是有彈性,而不是你沒有給我們民主選舉,我們就要否定你所操控的選舉,這只是stubborn而巳。

對香港人來說,以上所說應該是很難接受的概念,但如果有人同意以上的觀點,願意嘗試在這種情況之下投票,我們下一步要思考的就是投票給誰?以及如何通過選票,來慢慢改變香港?

第一步,我們認為應該要先打破政治壟斷。先看看這些相片,是一位讀者提供的,如果大家有留意每當有選舉,民建聯和工聯會的宣傳也會鋪天蓋地湧現在各區的公共小巴上、天橋上、街道上,反映了這兩個建制大黨的地區影響力。

圖為民建聯在北區兩個地方選區的候選人,他們的選舉橫額出現在當區的各個角落。圖片:讀者提供
我們不可愚昧無知的只選擇新面孔,認為他們必會帶來新景象。圖為參選北區蝴蝶山選區地區直選候選人、公屋居民關愛會粉嶺辦事處主任宋冰冰。圖片:文匯報


如果這些建制大黨繼續擁有議席,基於他們以往的表現,香港難以作出很大的改變。我們絕對不是說建制大黨不好,而是香港的經濟及民生多年來在民建聯工聯會等保皇黨坐擁議席下只原地踏步,香港應該作出新嘗試,改用另類議員,看看會否走出新路。我們訪問了一位市民有關建制大黨對香港的功用,他第一句便說「我也不知道他們有什麼建樹!」

雖然我們不能保證非建制大黨的候選人的獨立性,以及對香港的真誠,但也不妨一試。如果他們獲選了之後,原來是幫助某勢力鞏固利益,例如新界的土地利益,傳媒會監察、揭穿,市民會在之後的選舉用選票踢走他們。他們的當選可以給香港一個改變的機會,議題不會被建制大黨捆綁,從而增加議員之間的互相制衡(包括爆料給傳媒揭穿議員和政黨的黑幕),也增加意見多樣性,令政策變得更完善。

然而,我們不可愚昧無知的只選擇新面孔,認為他們必會帶來新景象。區議會投票給誰的先決條件是候選人必須在改變地區上有見地,而不是重覆沒意義的口號,連自己說的是什麼也不明白。市民也要細心分析其政綱不是為了背後群體的利益,而是為香港整體的益處。

但有一點要留意的是,有一些自稱「獨立」的候選人,擁有如民建聯的資源作選舉宣傳,大家只要留意他們的宣傳密度、廣泛度、和動員能力便知一二。他們是否真的獨立,還是建制黨派的隱形人,也是市民應該考慮的。

香港不應該被任何黨派壟斷,應該有多樣性,若果中央認為愛國者治港是可行的話,那麼我們應該在愛國者之內增加多樣性,選出的人必定不能夠是唯唯諾諾,而是要敢言為市民發聲的人,決心改善民生經濟,這才是愛國者。

以上只是第一步。未來,當香港的政局穩定下來,當局不應再誠惶誠恐的害怕有「外國勢力」滲透,而不讓不同的泛民主派、或在地區耕耘的真正獨立人士進入議會,從而增加多元聲音,改善地區政策。領導人經常希望香港人對中央有信心,明白國家只會希望特區越來越好,同時中央亦應該對香港人放心。人與人之間要互相信任、互相包容,才能走出新路,解開死結;國家與香港人也一樣,互相信任之下,才能治好香港。

有人說以上是很好的分析,但只是「理想主義」。這話或許說得對,也或許是錯的,理想主義的人才會發夢,有夢才有機會成真! 

讓我們先從建制大黨解放出來,嘗試新的一步,令香港繼續精彩。

1
1
請分享文章,支持我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aptcha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