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政府在退出關愛隊事件沒反省,還疑似抹黑當事人,將失去民心

前元朗區議員周永勤退出關愛隊的事件,反映了地方治理體制問題。除了是說出區議會選舉被建制大黨操控提名,而引起選舉不公的問題外,還反映關愛隊是政府“造王者”的問題。可是,特首李家超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似乎沒有從事件中反省,還疑似抹黑當事人“為名為利”,混淆視聽,將矛頭指向周永勤。

政府如何做到這個效果,我們將會在本文揭示。

事緣週一(8日)本地媒體《香港01》爆出因沒資源支付關愛隊的開支,周永勤的團體退出關愛隊,是首次有機構退出營運關愛隊。去年9月周永勤作為主席的元朗民生服務處獲選承辦天水圍瑞華關愛隊,服務天水圍一帶的街坊,包括探訪居民、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家居維修清潔等支援服務,同時要舉辦一系列活動,任期2年。然而投入服務三個月之後,作為關愛隊隊長的周永勤決定退出營運關愛隊。周永勤指由於大政黨壟斷三會提名,令他失落議員一職,未能承擔每月萬多元的關愛隊開支,唯有放棄營辦關愛隊。周永勤在12月22日向民政事務總署請辭,並即時退回該處之前預支給他的20萬營運經費。

周永勤在12月22日向民政事務總署請辭,並即時退回該處之前預支給他的20萬營運經費。圖為他向該處交回的支票。圖片:周永勤提供


事件暴露區議會新選制,提名機制的漏洞

周永勤的舉動引起香港嘩然,報紙電視台電台全部跟進!這兩天,傳媒報道開始變得持平,不再針對周永勤,反映媒體開始了解事件出於政府的體制問題。 據本報去年發表的關愛隊調查報道,只有資源豐富的建制派大黨和組織才能成功營運關愛隊,目的很大可能是讓他們壟斷關愛隊。據我們的受訪者分析,關愛隊是要在地區作出政治任務。

週一周永勤親自回應《透視報》,無奈的說為何退出關愛隊,「我要轉行揾食,怎可能有時間日日在社區,又怎能負擔關愛隊辦事處的租金、雜費、人工等呢?」對於為何三會提名容易被大黨壟斷,他說,雖然選舉條例規定每位候選人在地區三會每個會,只可以取六個提名,即三個會最多可交18個提名,但取了不交的,可以很多。「他們實際可以攞盡唔用,取了提名不交上去,待獨立人士難以取得提名。一些更趨炎附勢怕得罪大黨不敢隨便提名喔。」他說。

如果大黨可以通過以上手段壟斷三會提名,封殺潛在對手,這是提名機制的漏洞及不公義之處,政府應該堵塞漏洞。 

另外,根據我們的關愛隊調查報道,政府向每個關愛隊提供的80至120萬是只可以用作活動經费,其他行政費,包括員工工資、租金、電費、上網費、租影印機等費用,需要關愛隊自行負責承擔,估計每月最少一萬多元。這個規定就令獨立人士難以營運關愛隊,變相令資源豐富的建制派大黨和組織壟斷關愛隊。 

周永勤指由於大政黨壟斷三會提名,令他失落議員一職,未能承擔每月萬多元的關愛隊開支,唯有放棄營辦關愛隊。圖為周永勤領導的關愛隊在地區向居民派發衣物。圖片:周永勤提供


特首高官暗示有人為名為利,有抹黑對方之嫌 

當大家認為,政府的體制問題曝光後,問責官員和特首會檢視問題,並作出改善,堵塞提名被壟斷的漏洞、以及關愛隊的設計偏向大黨,令資源缺乏的人士及團體難以營運的問題。可是特首李家超和民青局局長麥美娟不但沒有表示會檢視或更正有關問題,還疑似暗示退出關愛隊的人就是「為名為利」。

特首李家超昨天(9日)出席行會前回應了事件,對於周永勤批評區議會新選舉制度受操控,有三會成員不敢得罪大黨而拒絕提名,令其取得提名入閘參選,李家超指,如果有人有意參選但不符合條件,應該檢視自身為何得不到提名或選民支持。他又稱要有制度確保由最佳人選提供服務,不點名指如有人只為金錢目的謀取職位,並非政府所希望的人選。他指會盡快遴選新的關愛隊,形容「有心人多的是」。他指,希望參與關愛隊工作的人非常之多,很多人很用心希望貢獻社區,形容「有心人多的是,但我係希望啲真心嘅有心人、誠心嘅有心人。」

之後主責「地方治理改組」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接受《星島》專訪,文章在今早發表,其他媒體立即轉載。在訪問中,麥美娟強調擔任關愛隊隊員並非為錢、為出名,不應將議席與關愛隊掛鈎。 她指,關愛隊並非全由政府出資,亦需要每隊具備能力凝聚社區資源,提交計劃書時需提及這方面的能力,以及動員力量。 「當然如果有啲人話,我諗住做到區議員,先就去做關愛隊,我認為兩件事不能掛鈎」她說。

麥美娟更稱,有關愛隊隊員甚至隊長在區議會選舉落敗後,亦繼續擔任關愛隊成員,認為該班隊員「唔係為咗選到(區議員)先做,唔係做完(關愛隊)之後,可以攞到好多政府錢、可以好出名,而是默默耕耘。」麥美娟指設計上已預設有人退出,無論是政府主導或自己辭任,甚至有關愛隊未能符合局方要求而被終止服務,「今次係佢話唔做,可能下一次係我唔畀佢做。」

通過周永勤退出關愛隊的舉動,和傳媒對事件的報道,一個負責任、有擔當的政府應該了解相關體制的問題,從而作出改善,但以上高官的言論把當事人說成:未能成為區議員便終止提供關愛隊服務,退出是為名利。這是明目張膽的掩蓋上文提到的事實,沒理據下作出這種批評如同抹黑當事人。香港有誹謗罪保護市民的名譽地位,高官是否知法犯法? 其實特首以及麥美娟的做法壓根兒沒有政治智慧,給人的感覺就是政府不虛心學習,更沒有氣度。 一個特區的首長如此,高官如此,叫社會非常失望。堂堂一個政府用這種手段對付無權無勢的小市民,只會增加民怨。官員只懂避責,而不會改善體制出現的問題,並不是正當的管治態度。 

主責「地方治理改組」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接受《星島》專訪,文章在今早發表,其他媒體立即轉載。圖片:HK01文章截圖


《透視報》逐點反駁李家超和麥美娟的指控 

可是,香港今天餘下的媒體大多不敢批評政府,對於特首和局長對事件的回應,只會作出新聞報道,不敢指出問題。 讓我們分析官員的回應如何歪曲了事實。 

特首李家超說出選區議會而未能取得提名,應該自己檢討,其實要檢討的並非是周永勤,而是特首以及整個政府,檢討整個提名制度,為何能夠容讓民建聯等大黨壟斷提名。但特首反過來將視線轉移,令人覺得就是周永勤自己應該檢討為何不能取得提名,那麼公眾的焦點便不會集中在政府體制的問題上。

李家超不點名指如果有人以金錢為目的謀取職位,這些人並非政府希望的人選,這也是涉嫌的抹黑。從哪一方面政府認為周是為金錢為目的謀取職位? 周永勤在事件中,已公開表明若能當選,便打算用部份區議員薪金補貼關愛隊的營運開支,而非如特首顛倒黑白地指有人為金錢而謀取職位。現在問題是選舉新制度排斥非自己人參選,但特首把矛頭轉向是周永勤為金錢目的服務社會,也屬轉移視線之法。 

至於關愛隊,特首說「有心人多的是」,指希望有真心、誠心的人承辦關愛隊,是用另一個方式批評周永勤不是真心誠心的人。大家看到了嗎?明明問題在於政府,現在他們把公眾的視線轉移,將問題歸咎於周永勤身上,這樣政府就可以“甩身”。但聰明反被聰明誤,最後的結果就是人們都看到政府要推卸責任,還把他人抹黑。 

說到麥美娟的《星島》專訪(星島近年像變成“官方御用傳媒”),她的手段出於同一套路。她說擔任關愛隊隊員並非為錢、為出名,並不應將議席與關愛隊掛鈎,但這與事實不符。根據周永勤的說法,他明知自己沒有資源承辦關愛隊,但以為憑著多年地區服務經驗,自己可以當選區議員,然後用區議員的工資補貼關愛隊的營運開支,通過關愛隊強化地區工作。他表示,沒有想過有人壟斷提名阻他入閘參選,沒有區議員的工資,他根本無法繼續承擔關愛隊的每月萬多元的費用,唯有退出關愛隊。但麥美娟竟然暗示周永勤做關愛隊是為錢為出名,把議席與關愛隊掛鉤。政府什麼時候變成像低層次的政客,是否由於局長來自工聯會,習慣了在議會打泛民的方式,而忘記了今天她是局長的身份,應該謙謙有禮對待指出政策問題的當事人。

麥美娟更“苦口婆心”的說,關愛隊不是由政府出資,而是”由團體凝聚社區資源提供服務”。但這一個設計就是問題的核心,除了資源豐富的而又希望壟斷議席的建制派組織,誰人可以承辦關愛隊?做關愛隊服務可以讓政黨拿取地區選票,眼白白見到大黨將會壟斷選票,有意參選的周永勤也沒有辦法唯有申請成為關愛隊,否則他在地區將會被邊緣化失去認受性。 

自27歲從政的周永勤,做區議員是一生的政途(見下圖),由於新的選舉制度令他落敗,不能以區議員的工資支付關愛隊的費用,因此退出關愛隊,也退出政界。但麥美娟說「我諗住做到區議員,先就去做關愛隊,我認為兩件事不能掛鈎」,把邏輯調轉,意指周永勤由於想做區議員才去做關愛隊,這就歪曲了事實。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的職務不是會處理“假新聞”的嗎?敢問這種事實的歪曲是否假新聞?如果是的話,她會否成為監守自盜? 

她說,有關愛隊隊員甚至隊長在區選落敗後,亦繼續擔任關愛隊成員,稱讚他們默默耕耘,不為名利。這些成員背後是有金主的,有“大水喉射住”才可以繼續做關愛隊,而且有金主負責費用,成員留在關愛隊基本上是零成本的,並可以在地區建立網絡,在下一屆參選,何樂而不為呢?不要把他們說成不為名利。 



地區人士:仲要顛倒事件,趕盡殺绝?

有不願公開身份的地區人士私下對我們說,麥美娟刻意指已預設有人退出,仍有人續任關愛隊,特別說「今次係佢話唔做,可能下一次係我唔畀佢做。」,指這是話中有話在向關愛隊人士施壓,不能退出!該人士說「這反映政府很怕再有其他人退隊。」對於政府對周永勤的評擊,該人士說「人地都全退政圈,仲要顛倒事件,趕盡殺绝?」

據我們推測,其實政府不去解決區議會選舉提名的不公以及關愛隊設計上的資源問題, 不是政府不了解問題所在,而是為了某種原因而決定不會作出改變。如果屬實的話,官員也應該沉默不再回應事件,而不是誣捏退出者。這是沒有政治智慧,政府在事件上的態度不單止反映了官員的層次、還會令大家發現原來一退出關愛隊就會被政府攻擊,影響前途,以後還有人夠膽隨意參與關愛隊嗎?

週一(8日)接受我們訪問的周永勤指自己的去意已決,說「不想拖泥帶水,完全死心」。我們再聯絡周永勤回應李家超和麥美娟的評擊,但他擔心會惹來政府反擊,甚至將來阻礙他的事業發展,不想作出回應。「我不宜再談事件」他說。 

政府落井下石的做法,會失去民心、影響管治 

周永勤明顯是新政治體制的受害者,但政府不但沒有道歉尚要落井下石,造成“人格謀殺”,做法令人心寒。

周永勤事件反映新推行的地方治理體制(當中包括關愛隊、區議會選制改變)有不同的漏洞,政府必須盡快更正問題,包括區議會參選人須得到提名的門檻,關愛隊的設計令沒資源的個人或組織難以營運關愛隊等問題。

政府不應再利用政治手段迴避問題,更不應帶風向,而是正視問題,這才是有擔當的管治者。政府需要市民及社會人士作出建設性的批評,見到社會問題應反省是否自身制度有漏洞,嘗試堵塞,而不是打壓批評政府的人。

長此下去,仍然會有人夠膽公開批評政府嗎?沒有批評下,政府又怎能進步? 將反對聲音打壓,只會令社會更壓抑,而且高官對批評者涉嫌作出誣捏,只會做出壞榜樣給市民,讓社會有樣學樣:問題出現,不正面的解決問題,而是用旁門左道對付異己;這樣社會便會腐化下去。落井下石、攻擊異己的做法,亦讓市民看清政府,令政府進一步失去民心,影響管治的能力。 



相關文章:

2
1
請分享文章,支持我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aptcha loading...